
隨住英國政府最新法例正式實施,全國網民從今日起將無法再以簡單「我已年滿18歲」勾選方式進入成人網站。以 Pornhub 為首的多個大型色情網站,將強制要求用戶出示有效身份證明先可以入場,方式包括相片身份證上載、人臉年齡辨識、開放銀行核實、手機網絡商年齡資料比對,甚至透過數碼身份平台進行驗證。呢項新規例嘅目的,係阻止未成年人士接觸不適當內容,但卻喺社會上引發巨大爭議。
而最即時嘅民間反應,就係大量人半夜即刻上網搵 VPN。根據 Google Trends 數據,「VPN」呢個搜尋字眼喺凌晨兩點突然爆升,明顯反映民眾用行動表達唔滿,亦希望繞過這個新規。據估計,英國有大約一千四百萬人係網上色情內容的常用觀眾,當中唔少人對交出個人資料畀色情網站感到極度不安。雖然年齡驗證公司對外表示唔會保留個人資訊,亦無辦法得知用戶實際上瀏覽咩內容,但對於一班追求匿名與網絡自由嘅用戶嚟講,單憑承諾未必足以建立信任。
於是 VPN 就成為最熱門嘅選擇。無論係 NordVPN、ExpressVPN 等主流供應商,都見證住突然之間的下載量急增。用戶只需要下載 app、選擇地區(例如轉去愛爾蘭、美國),就可以成功避開英國地區限制,照樣進入原本受限的網站。VPN 本來就係用來保護網上隱私、防止資料外洩,如今反而變成對抗政府審查制度的工具。雖然當局未有明言打擊使用 VPN 的意圖,但未來政策走向仍然有變數。
呢條法例引發唔少思考。有一派人支持政府做法,認為可以有效防止未成年接觸色情內容,對兒童心理健康有正面幫助。但亦有人批評此舉係變相推行網絡實名制,削弱公民私隱、打開未來全面審查嘅缺口。英國過去一向自豪言論自由、網絡開放,而今次法例令部份人感到自由被逐步收緊。甚至有人形容,政府喺名義上係「保護兒童」,實際上卻係建立新一輪監控制度。
喺數碼時代,個人資訊已成為最寶貴的資產。即使係色情網站,亦會成為討論公共私隱政策的戰場。政府與民間喺資訊透明度、信任度之間的博弈,將繼續發酵。今次 VPN 搜尋暴增事件,反映唔止係一場關於「色情網站」嘅辯論,更係一次關於自由、控制、數據主權嘅社會試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