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22:30
十號颱風剛剛打完,總結過去多次經驗,政府的跨部門督導委員會今次發揮了很好的整合作用,加上颱風韋帕破壞力不算太強,故市面很快復常,市民受風暴影響不算太大。
不過,有一個問題,值得提出來賽後檢討一下。
每次打風,政府都會一遍又一遍地強烈呼籲及勸誡市民,要留在安全地方,除非工作,否則切勿外出。
其實,香港打風仍要返工的人不少,警察部,消防處,渠務署,水務署,食環署,民政署,傳媒,保安,部分司機,部分食肆……因為職責所在,因為受薪,即使打風,他們都要冒險外出。
然而,有些沒工資,沒職位的人,次次打風都要出動,他們就是關愛隊的義工。颱風一到,18區關愛隊就要到庇護中心輪班當值,4小時一更。
眾所周知,關愛隊成員大多是區內的退休街坊或家庭主婦,用自己的餘暇時間來為區內街坊做義工服務社會。
8號甚至10號風球下,要求這些義工在沒有公共交通,橫風橫雨的情況下,不顧個人安危冒險來當值,4個鐘頭後,又要冒險回家,這種安排,對義工似乎不太公平。
庇護中心本來就有民政署職員駐守,塞渠塌樹又有政府專職部門來緊急處理,10號風球下的工作,本應由受薪及專業人士來擔當,打大風還要街坊走出街做義工,出了事誰負責呢?
想像一下,你媽媽是關愛隊成員,10號風球卻跑出去做義工,你是兒子都會抱怨。
服務社會是好事,做義工都是好事,但如果把好事變成一種必要,一份負擔,甚至一場冒險,那就名副其實的好心做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