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選舉制度後,地方三會獲賦權「把關」,負責提名、選出選委及區議員等「愛國者」。《集誌社》早前報道,獲政府委任為三會委員的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無法登記為選民,他稱因個人原因於今年 5 月辭任。有傳媒昨引述消息指,陳遙辭任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並已退黨,又指有黨友批評陳遙有誠信問題。陳遙未有回覆查詢,民建聯回覆查詢確認陳遙已退會,稱「尊重其個人決定」;兩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則稱「唔清楚、冇了解」、「有乜好講」為由拒絕回應事件。
民建聯確認「退會」稱尊重「個人決定」
《集誌社》向民建聯查詢,陳遙是否已退黨、其退黨原因、是否與他為非永久性居民和退出三會等有關,獲回覆「陳遙先生已退會,民建聯尊重其個人決定。」翻查青年民建聯網站首頁,仍顯示陳遙為「常務副主席」,於理工大學碩士畢業。
記者致電陳遙查詢不果,以訊息聯絡亦不獲回覆。記者嘗試聯絡民建聯主席陳克勤、副主席周浩鼎等人亦不果,至於成功聯絡的兩名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中,曾任青年民建聯主席和總監的顏汶羽表示「唔清楚」、「呢件事我就真係冇了解過」,他有參與的會議亦無討論事件,着記者向負責青年民建聯的人士查詢;陳學鋒則稱「冇乜好講,有咩好講…我做緊嘢」後掛線。至於青年民建聯主席劉毅,記者兩度致電,劉稱正開會、着記者稍後致電,記者其後再致電但未能接通。
民政拒回覆多少名三會委員非永久性居民
政府 2021 年「完善」選舉制度後,地方三會(分區委員會、滅罪會及防火會)被賦予新職能,可互選 156 名選委,再選出特首及立法會選委會議員;亦可選出 176 名區議會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及提名地區直選候選人。
法例規定,年滿 18 歲永久性居民方可登記為選民,才有提名和投票資格。《集誌社》早前報道,本屆至少一名獲政府委任的三會委員,青年民建聯常務副主席陳遙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無法登記為選民履行責任,他確認於今年 5 月,因個人原因辭任馬鞍山南分區會成員。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時,沒有回應有多少名三會委員非永久性居民,以及事件是否涉及考慮不周或疏忽等,僅指政府委任原則是「用人唯才」,考慮有關人士的才幹、誠信、參與服務社會的熱誠等作委任。
《明報》李先知專欄今引述官員解釋,稱三會成員除了擁有多項憲制權力,亦是地區諮詢組織、有服務地區的職能;當局為擴大公民參與,委任三會成員時,無將永久居民列為必要條件,而三會成員非自動成為選委會及地委會選民,還須符合永久居民資格才可登記為選民。專欄又引述有地區工作經驗的官員,指地區物色三會成員時,未有特別留意他們是否永久居民,至於負責任命的局方有否審核就不清楚;又引消息指當局委任陳遙為三會委員時,已知道他並非永久居民。
https://thecollectivehk.com/%e9%9d%9e%e6%b0%b8%e4%b9%85%e6%80%a7%e5%b1%85%e6%b0%91%e8%ba%ab%e5%88%86%e4%bb%bb%e4%b8%89%e6%9c%83%e5%a7%94%e5%93%a1%e9%9d%92%e5%b9%b4%e6%b0%91%e5%bb%ba%e8%81%af%e5%89%af%e4%b8%bb%e5%b8%ad%e9%99%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