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見熊死亡率係100% , 你又點近距離見完仲可以出 post

應該話係熊想襲擊你時,你嘅死亡率會好高。 不過同樣前提下, 所有猛獸,甚至大象、野牛嘅後果都係咁上下。 人類始終唔係因進化上打得而聞名於世, 打得贏貓狗已經勁過好多物種。
人類用腦嘅玩法係點樣避免遭遇熊(熊鈴、類似打草驚蛇的作用), 遇熊時點避免被襲擊 (認識不同熊種習性,學習不同情況下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被襲擊嘅熊對策)。 被襲擊時應對手段已經係食腦 fail 時嘅 last resolve (防熊噴霧,非100%有效)。
人類作為集體智慧(非個人)最有效嘅手法有2個:
1) 把人類強行剔出猛獸食物鏈,等個體相遇時猛獸沒有把人視作食物嘅觀念和印象。
最血腥同有效手法,直接行為就係把所有有食人紀錄的猛獸 & 其同住幼獸作出無限期追殺。等佢見到人時,完全唔知喺食得嘅嘢。
2)距離感隔離,減少與人嘅互動。動物唔熟人 而且無頻繁區域重疊接觸時,見到人第一反應會係避讓。 當唔怕人時,進一步接觸無論係意外定因好奇的試探都會導致傷亡。
高效但容易被無腦嘅傻鳩人類無效化累全家。熊鈴生效原因就係咁,等佢因為陌生唔想冒受傷嘅風險而唔敢隨意接近。 你知你打唔贏熊,但最緊要係隻熊唔知。
做法係無傷人而誤入人生活區嘅猛獸都會被強制麻醉,然後“瞬間轉移” 到深山。 重新設計垃圾桶同郊區規劃,防止人為行動吸引猛獸因依賴而進入人類互動範圍。 不過成日有傻鳩走去當去動物園咁餵野生猛獸, 餵得多佢唔驚你又唔夠食時就開始會試吓你食唔食得。
==========
其實熊還好, 雜食性而且主食係 漿果。polar bear 除外,主食係肉 (同可樂?)。
其他肉食性猛獸 對人時先最易 KO , 人哋餐餐都要食肉時 捕獵技巧高過食生果同蜂蜜為主嘅維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