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教我點樣去『得到』,而古龍教我點樣承受『失去』
以前細個睇金庸會有好多幻想,好多正能量,睇住個主角成長點樣一步步得到好多嘢(武功、朋友、權力、女人),最後就會教你做人擁有所有嘢可以瀟灑脫俗,睇所有事都可以雲淡風輕。睇完會好有滿足感。
而人大咗之後,先會發現到古龍講緊乜,然後發覺自己金庸嘅世界已經唔啱我。
因為現實人生中我開始失去。失去健康、失去朋友、失去夢想,甚至失去愛人。發現努力唔一定有回報,善良可能會被利用,而好多遺憾都係窮盡一生都無法彌補。
李尋歡教你唔係move on,而係點樣同呢個巨大嘅空洞、呢份永恆嘅悔恨一齊生活。
楚留香教你要接受人性嘅脆弱同黑暗、朋友嘅背叛,比敵人嘅刀更傷人。點樣保護自己,唔係變得冷酷無情,而係要依然保持清醒同孤獨。
簫十一郎教你當你失去晒所有名譽、地位、安穩嘅生活,你反而得到一個最珍貴嘅機會:去搵返真正嘅自己。因為唔再為咗滿足其他人嘅期望而活,你先至真正自由。
傳紅雪教你人生就係一場冇得贏嘅牌局。
睇完啲古龍大作,最後一定要睇《七種武器》,最大感觸就係佢嘅核心唔係歌頌嗰七種美德,而係教你面對一個更殘酷嘅問題
當你失去所有嘢,輸到甩褲之後,你手上仲剩返啲乜,而嗰樣嘢,點樣可以變成你嘅武器。
或者咁講,其實可能唔係「細個鍾意睇金庸 大個鍾意睇古龍」,而係金庸寫嘅比較啱成功人士睇,古龍比較啱失敗人士,即係我呢種人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