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社交媒體經常傳出一些所謂的育兒補貼「文件」,令市場憧憬全國性育兒補貼快要出台。據內媒《騰訊財經 》引述育媧人口智庫執行長和首席研究員黃文政指出,雖然全國育兒補貼政策肯定會在今年出台,但最開始的補貼力度可能與社會預期有一定差距。不過,他認為政策的意義不只降低育兒成本,而是傳遞政府鼓勵生育的正面態度。
黃文政指出,去年中國人口佔全球17%,但新生兒僅佔全球7%,生育率不到全球一半;若趨勢持續的話,不出一、兩代人,中國新生兒佔世界比例將降至3%以下。隨著社會觀念變化,以及決策層對低生育率問題的認知日益深化,相信全國育兒補貼政策今年將會出台,具體時間則預計會在今年稍晚才公佈。
他提到,目前中國生育率大約在1左右,但要維持出生人口的穩定,僅提升生育率是不夠的,而是必須將生育率提升到2.1的更替水準以上。至於傳聞每月補貼300元至800元,他認為力度是非常小,但育兒補貼最開始推出時力度小一點是可以理解,因其意義不只降低育兒成本,而是傳遞政府鼓勵生育的正面態度。
黃文政認為,目前最根本問題在於,養育孩子的成本(金錢、時間、精力)完全由家庭承擔,但其產生的巨大價值(未來的勞動者、消費者、創新者和納稅人)卻主要由國家和社會享有,這種付出與回報的錯位,必須透過足夠力度的社會補償來糾正。
他又指,要做到這一點,應該讓養孩子成為一份有收入的工作,而且是高級工作,因此補貼力度應該達到讓一個普通家庭養育兩至三個孩子所獲得的「養育金」,能夠與一份普通社會工作收入相當。按此計算,平均每個孩子每月要補貼2,000元,並持續從0歲發放到16歲、甚至18歲,這樣才會對整個生育率起到一個真正基礎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