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姐與艷照門:港男選擇性失明的投機取巧

右膠男權

6 回覆
3 Like 19 Dislike
右膠男權 2025-07-23 20:32:11
香港的男權文化,早已不是「大男人主義」那麼簡單。它早進化為一場穿著「理性思維」皮鞋的選擇性失明。這些港男們口裡高唱「公義」、「平等」、「拒絕性別騎劫」,手裡卻捧著鍵盤,一邊在連登開post分析阿嬌的「床上技巧」,一邊對焦某的裸照冷笑:「呀?原來係基佬,咪玩咗囉,笑死我。」

這不是理性辯證,是情緒投機。

當年艷照門一爆,港男群起批評陳冠希「唔負責任」、「冇風度」,但轉身又儲滿SD卡「作研究之用」。喺茶餐廳、健身房、Whatsapp group,人人都係性權利專家、道德律師、性愛哲學家,對著女星的私密照眉飛色舞,邊啖西多士邊講「其實佢哋都唔係咁無辜嘅,邊有女仔會咁蠢比人影相?」

然而,當紅姐事件爆出,一個被偷拍、被羞辱的男同性戀者,卻在港男社群中變成「活該教材」。那些平時打飛機前還會開YouTube聽「香港人要尊重自由與多元」的男人,突然變臉:「咁蠢都中招,係佢on9咋嘛」、「又係基佬搞事啦」、「又想拎meToo紅咩?」

這不是判斷力,是利己主義。這不是價值堅持,是社交貨幣的操作。

當受害者是女性,港男搖身一變成為女權盟友,因為「做個有風度男人會加分」。當受害者是男同性戀者,他們立即脫下那件假冒的道德風衣,換上「真港男」的嘴臉,嘲笑、冷語、斷言式判決——完全無視那個人亦是受害者。

更諷刺的是,這些港男表面譴責偷拍與侵犯私隱,但內心卻樂於消費這些「獵奇劇集」,只要當中的角色不是自己。甚至有不少年輕男網民一邊叫罵「女權搞到社會崩壞」,一邊又沉迷紅姐事件的對話紀錄與床照分析帖,既當觀眾,又當道德法官,一邊起手一邊罵「LGBT搞到社會病咗」。

他們不會問「偷拍是否暴力」,他們只會問「值唔值得同佢搞」;不會關心「性別少數的私隱權」,只會估「佢係唔係真心享受咗」;不會反省「自己會唔會成為幫兇」,只會說「又唔係我放出嚟嘅,網上搵到姐」。

這不只是雙重標準,這是港男獨有的道德套利。他們選擇何時扮紳士,何時扮獵人;何時扮關心女性權益,何時扮正義分析師冷嘲同性戀者的「行為風險」。今日叫女仔「唔好信渣男」,明日就post紅姐影片話「中伏好應該」。

這種情緒操作,只是為了掩飾港男心中那份說不出口的焦慮——對女性愈來愈獨立的恐懼,對同性戀者打破「男性特權」格局的排斥,對自己社會地位逐漸邊緣化的不安。於是他們就投機取巧,用獵奇與譏笑來重建自我認同。

若香港男權真想擺脫偽善,就該學懂一件事:性暴力,不分性別;尊重,不靠取笑;批判,不等於滑稽;正義,不該依附在八卦與羞辱之上。

否則,他們終將變成披著「理性公義」的破布,卻踩著他人傷痕的皮鞋,在網絡社群的戲台上自我陶醉地演出,直到社會真正連他們的聲音也視為笑話收場。
右膠男權 2025-07-24 10:23:24
男權自助餐
狼主 2025-07-24 11:39:31
篇野怪
當年陳生閃卡
身為男人想睇係因為咸濕

而家大陸紅姐d人睇,係因為基佬太多
右膠男權 2025-07-24 19:52:53
男權真係仆街黎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