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近年優勢不斷擴大,不但競爭力重返全球三甲,更重新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對外資極具吸引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出,投資推廣署今年上半年已引入1300間企業,創造1.9萬個職位,超標完成了工作,扭轉了香港整體營商狀況,也增強了外界信心。事實上,從搶企業、公司註冊到資產管理規模看,香港在各方面都表現良好,也可見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香港既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也是充滿前景的市場。
在電台節目上,丘應樺表示投資推廣署引入的1300間企業當中,600多間來自內地,600多間來自其他國家,以美國佔最多,有超過100間;投資規模方面,則已經引進了1600億美元,超出了預定目標,反映在地緣政治、關稅戰下,海外企業對香港營商環境很有信心。另外,本港5月商品整體出口、進口值都按年上升,在不明朗因素下,香港發揮了「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丘應樺提到的招商引資情況,事實上亦能從其他方面得到引證,日前(18日)公司註冊處發布最新統計,在2025年上半年,在本港新成立的本地公司總數達84293間,令本港的註冊公司總數升至接近150萬間,數字創下新高;同期亦有761間非香港公司在港新設營業地點並完成註冊,截至6月底,註冊非香港公司總數達到15509間,一樣刷新歷史紀錄。
不同的數字都指向一個事實,就是不論是本地公司、內地公司以至海外公司,都對香港前景有信心,當中原因也十分明顯,就是香港乃是穩定、有前景的市場。從香港的定位看,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是內地企業出海、海外企業進駐的極佳落腳點;從世界局勢看,美國發動的關稅戰打亂了各國部署,企業、資金要尋找合適的地方進駐,香港穩定的投資環境,自然也是企業、資金的好去處。
錢能進來,地方才能發展,丘應樺所指出的引入企業數目、資金,只是一部分數字,日前證監會發表《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指出截至去年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總值躍升至35.1萬億港元,按年大增13%,而淨資金流入更急升了81%。有分析預計,香港在幾年後有望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一的資產財富管理中心。
筆者一直強調,即使個別組織、人士對香港有偏見,但看數字永遠是最為客觀的,從香港的公司註冊數字、資產財富管理規模看,內地以至海外企業,都對香港「錢景」充滿信心;在不確定的世界環境下,中國讓全世界看到、找到確定性,「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自然亦得益於國家穩定帶來的好處及機遇,即使曾指出「香港玩完」的美國金融家羅奇,也要修正其錯誤預測,作為香港市民,我們也應該對國家、對香港更有信心,一同出力建設香港,而不應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點新聞 #大公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