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席位大減 參政黨「上桌」
日本國會參議院共設248個議席,議員任期6年,每三年改選一半。今屆是第27屆選舉,爭奪125個議席,結果已於今日(21日)上午全部揭曉。執政的自民、公明兩黨從總計改選66席減至47席,遭遇慘敗,加上75個非改選議席後,在參院的議席數未能過半數125席。
石破茂自2024年10月起擔任首相,其領導的執政聯盟自民黨、公明黨兩黨在眾議院中本已未獲得多數席位,成為少數派政府,而這次失去參議院多數將進一步削弱這位保守派首相的政治地位。儘管如此,石破茂昨晚仍表示自己不會辭職,稱下階段將全心全意履行首相的職責,全力應對日美關稅談判。
媒體分析執政黨失利原因稱,去年眾議院選舉的糟糕表現已令自民黨蒙羞,該黨前首相岸田文雄因腐敗醜聞被迫辭職,亦令自民黨元氣大傷。外加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至今未解,日本民眾對生活成本上漲的強烈不滿持續發酵。然而,參議院選舉後執政黨地位進一步削弱,日本政府的「議價能力」遭到質疑。
由於參議院選舉不直接決定政權歸屬,加之在野黨在憲法、安保等關鍵問題上分歧明顯,難以組成聯合政府,因此在石破茂本人不主動辭職的情況下,其首相之位可暫時維持。不過,由於執政聯盟在眾參兩院同時成為少數,其政策推行將更加依賴在野黨。目前,石破茂雖聲稱暫時留任,但面對內外困境,其政治前路亦難言平坦。
參政黨主張「日本人優先」 欲復興某些「戰前價值觀」
在此次參議院選舉中,除了自民黨和公明黨的落敗,還有一個政黨闖入人們的視線當中,那就是參政黨。該政黨成立於2020年,因宣揚民族主義口號,並發表尖銳的反全球化言論,參政黨被視為帶有「民粹主義」「極右翼」色彩。參政黨在2022年第26屆選舉中得票率超過2%,獲得1個議席,首次進入國會。在去年眾議院選舉中獲得3個議席,此次參議院選舉則拿下了14個議席,有望成為日本政壇的「關鍵少數」。
此前,日本國內雖不時會出現極右政客或極右政黨,但這樣的極右保守政黨以往在日本社會無法掀起太大的波瀾,更鮮有獲得國會席位。參政黨在此次選戰中打出「日本人優先」主張,要求嚴格審查管理在日外國人,使得「外國人話題」迅速成為選舉焦點之一,並在日本保守群體和年輕人中積聚人氣。
參政黨支持所謂「愛國主義教育」,並主張在現代語境下復興某些「戰前價值觀」。例如,該黨推崇日本二戰前的《教育敕語》,希望在學校中向當代青年「重新灌輸倫理觀念與愛國情懷」。《教育敕語》頒布於1890年,是明治天皇對臣民的訓誡。其核心主張為「忠君愛國」,要求國民能夠為「皇室的永存而獻身」。戰爭期間,《教育敕語》被日本政府利用教導國民「奔赴戰場,敢於為天皇奉獻生命」,成為軍國主義教育的支柱。
Japan Forward報道稱,參政黨對二次大戰日本「有罪論」敘事及對日本戰時行為的部分批判持質疑態度,但在戰爭責任的認定上仍「保持謹慎」,主張「從戰爭中汲取未來的教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共同社在報道中提到,在今年6月的一次集會中,有參政黨成員提出,應修改日本憲法,將「八紘一宇」的精神納入日本國家目標。「八紘一宇」是日本軍國主義口號,意為「天下一家」,在二戰時期被日軍用於宣揚對外入侵的「正當性」。
另外,參政黨的口號是「日本優先」,反對者批評參政黨的上述立場是「反移民」和「排外主義」,認為可能加劇日本國內的排外情緒。該黨領袖神谷宗幣昨日投票後接受採訪時表示,不是「禁止外國人」或「讓每個外國人都離開日本」的意思。儘管否認排外主義的指控,參政黨仍將其綱領建立在民族主義訴求和對移民「無聲入侵」的擔憂之上。
www.orangenews. hk/international /128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