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Birrell,《iNEWS》
🗓 2025年7月20日
美國總統川普在多次藉著「可能參選」來炒高出書與演講費後,終於正式踏入政壇。他起家的方式,是散播一個明目張膽的謊言——聲稱前總統歐巴馬不是在美國出生,因此「非法」入主白宮。
儘管相關證據早已證明這場「出生地陰謀論」純屬虛構,川普仍持續炒作此一具種族歧視意味的議題長達五年。他在電視上製造懷疑,在社群網絡中散布毒素,直到2016年竟還自我吹捧「解開了謎團」,彷彿他是為公眾揭示真相的救世主。
十年過去,川普已是當代民主制度中最具影響力卻也最具破壞性的民粹人物之一。然而,如今他卻因另一場陰謀論風暴——與名聲狼藉的富豪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相關的傳聞——反遭自己的支持群體質疑與背叛,再次驗證了革命往往會吞噬自己的子女。
猶如法國大革命中的羅伯斯比爾最終自陷恐怖統治的旋渦,川普現在被控變成了他昔日聲稱要推翻的「深層政府」代理人,甚至成為華府建制菁英的保護者,令許多原本堅信他是反體制鬥士的支持者大為震驚。
事件核心是川普昔日的朋友愛潑斯坦——這名與無數權貴有關聯的性犯罪者六年前在紐約獄中自殺,當時正面臨人口販運與性交易指控。關於他被謀殺、掌握名單、與以色列情報機構的勾結等傳聞,在網路上流傳甚廣,許多川普陣營中的重要人物也曾煽風點火。
川普曾試圖順應這些恐懼情緒,對外宣稱愛潑斯坦之死疑點重重,並承諾公開「名單」。司法部長潘.龐迪(Pam Bondi)甚至象徵性地向社交媒體網紅展示標註「Epstein 名單」的資料夾。然而,就在兩週前,聯邦調查局與司法部正式宣布,愛潑斯坦確實為自殺,且「未發現任何黑名單或勒索證據」。
此結果引發更大恐慌。三分之二的美國人相信政府隱瞞真相。川普在此期間的神色閃爍、表現閃躲,尤其在忠實支持者眼中,顯得格外異常。他一方面嘗試將焦點轉移,另一方面則攻擊民主黨推動的是「騙局」、是「極端左派瘋子的陰謀」。
民主黨人見到川普受挫,歡欣鼓舞;而川普的「MAGA群眾」則陷入混亂。他們原本多年來深信華府是一座惡臭沼澤,川普是清除腐敗的鬥士,而愛潑斯坦案則正是他們陰謀世界觀的核心象徵。前右翼電台主持人、現任聯邦調查局副局長丹.邦吉諾質問:「他們到底在隱瞞愛潑斯坦什麼?」
副總統范斯(J.D. Vance)強調名單應予公布;億萬富豪、川普金主彼得.蒂爾(Peter Thiel)則在《金融時報》撰文,將愛潑斯坦之死視為「網路言論解放」的開端,聲稱主流媒體、官僚體系、大學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正構成一個壓制思想的「分散式抑制機器」。極右陰謀論者傑克.波索比克則斷言,愛潑斯坦案象徵著「統治我們的影子系統」。
這一切發展,對那些被川普培養起來的極右意見領袖來說,無疑是一種痛苦的背叛——他們如今竟視昔日偶像為腐敗統治集團的一員。而川普這位極端自戀、濫權成性的富豪,本身正是「菁英」的化身。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川普如今竟試圖駁斥他自己多年來放大、擴散的深層政府論述。他過去縱容假新聞、散播謊言、煽動極右情緒、鼓吹兒童性虐待陰謀,如今卻對這些言論的反撲手足無措。
筆者在田野報導時,屢屢聽到選民復誦這些陰謀論,如今這支川普動員起來的民粹大軍,終於面對來自自己內部的最大幻滅——一場結合了未成年性交易、神祕死亡、金權與以色列情報的超級陰謀論。
川普的問題在於:他與愛潑斯坦的關係確實存有疑點。《華爾街日報》曾披露他向愛潑斯坦寄送生日賀卡,內含裸體女性素描(川普否認此事)。2002年他曾說:「我認識傑夫 15 年了,他是個不錯的人,很好玩。他和我一樣喜歡美女,而且很多都是年輕的。」
別忘了,這位總統曾因性侵指控被判賠償,也曾錄音自爆以名聲誘姦女性的言行。愛潑斯坦背後的權貴網絡仍未釐清,相關陰謀論依然陰魂不散。而現實是:權貴買權、官員濫權、政府掩蓋醜聞,確實屢見不鮮——英國近期的阿富汗資料外洩事件即為一例。
這場政治災難正是對所有效法川普的民粹主義者提出的警示:若你以陰謀論起家,終將自食其果。前有反疫苗者小羅伯特.甘迺迪在接任衛生部長後面對麻疹爆發,如今川普則面對自己營造出的陰謀論宇宙崩塌。
或許MAGA群眾終將再次圍繞他重整旗鼓,或許川普的政治操作仍能轉移焦點。但最大的諷刺是:川普破壞美國民主、敗壞國際形象多年,卻最終因一名有錢朋友的陰謀論,動搖了他的總統地位與基層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