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烏克蘭被佔領地區持續推行針對兒童的思想灌輸行動,透過學校教育、軍事訓練及文化活動等手段,強化親俄觀念,並消除對烏克蘭的國家認同,兒童被迫參與升旗禮、舉行軍事表演,甚至學唱親俄歌曲。
根據《BBC》報道,在盧甘斯克,一間幼稚園的 70 多名小童手持象徵俄軍的黑橙色「Z」字旗幟列隊遊行,另有兒童在俄羅斯國旗前跳舞高呼「我是俄羅斯人」。
俄羅斯亦向願意到佔領區教學的教師提供一次性津貼,高達 200 萬盧布(約 20 萬港元),以補充當地因戰爭而流失的烏克蘭教育人手。當局將課程改為全俄語授課,並使用由克里姆林宮主導編寫的教材,有書籍更聲稱烏克蘭是「西方刻意製造以對抗俄羅斯的產物」。
俄羅斯青少年軍事組織「青年軍」(Yunarmia)亦進駐佔領區,包括札波羅熱。該組織接受 8 歲以上兒童加入,由俄羅斯國防部領導,當地負責人 Fidail Bikbulatov 曾任統一俄羅斯黨的青年部主管,他稱組織正為小童提供「未來有助參軍」的技能訓練。歐盟與英國均已制裁該組織及 Fidail Bikbulatov,批評其對兒童實施洗腦與軍事化教育。
除「青年軍」外,還有俄羅斯政府組織在當地展開軍事與愛國主義訓練,並舉辦名「Zarnitsa」的軍事競賽,要求兒童展示俄國軍史知識、射擊技巧等。
俄軍亦會到訪學校舉辦「勇氣課堂」,向學生美化其戰場經歷,並將烏克蘭軍隊描述為極端暴力的納粹分子。佔領札波羅熱的梅利托波爾市設有名為「俄羅斯-我的歷史」和「特別軍事行動英雄」的展覽,供學生參觀。
安排當地兒童赴俄旅遊
俄方亦大規模安排當地兒童赴俄旅遊,文化部長 Olga Lyubimova 表示已有逾 2 萬名兒童參與行程,意圖將其「融入統一的俄羅斯社會」,據報道指,有數以千計的烏克蘭兒童被送往俄國後未能返回。
烏克蘭政府指出,自全面入侵以來,已有超過 1.9 萬名兒童被強制送往俄羅斯。英國政府估算當中有約 6,000 人被安置於所謂的「再教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