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莉・巴克斯特(Holly Baxter)|2025年7月16日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在賓夕法尼亞能源與創新高峰會上的公開演說,不僅內容混亂,還暴露出他對美國經濟缺乏基本理解,甚至連自己官員身處何地都搞不清楚,更在午後公開活動中明顯昏昏欲睡。若這些狀況發生在拜登任內,恐怕早已引爆彈劾聲浪。
過去,當總統在公開場合口誤、忘詞或一時卡住,人們會視之為「國安危機」。拜登任內,右派媒體如《福斯新聞》曾大肆渲染他的失言與遲鈍,懷疑其精神狀況,甚至有人主張應援引第25修正案罷免其職。當時,推特(就是推特,永遠不是「X」)充斥著「拜登失智」的指控,就連部分民主黨支持者也對他續任感到憂慮。
但如今,川普重返白宮,似乎一切標準全變了。
在這場匹茲堡的演說中,這位第47任總統聲稱自己已為美國經濟爭取到16兆美元投資,而全美國的GDP不過也才不到30兆美元。川普一向誇大其詞早非新聞,但這次看來並非故意渲染效果,而是真的自信滿滿地聲稱自己「六個月內就獨力撐起了資本主義的一半」。
稍後,他又試圖介紹賓州共和黨眾議員丹・米歐瑟(Dan Meuser),並四處張望:「丹在哪?」坐在他身旁的戴夫・麥考密克(Dave McCormick)只好低聲提醒他,所有議員都還待在華盛頓開會。川普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喔,他們在華府忙著下一個法案?那很好,那我就不用提他們名字了,不過他們應該會在電視上看著。」
接下來,79歲的川普連自己白宮幕僚的名字都說不清,還自言自語地補了一句「他們說你做得不錯」,並莫名其妙提到「獨行俠炸彈客」(Unabomber)泰德・卡辛斯基是個「優秀學生」,但「後來混得不怎樣」,顯得毫無邏輯。
若是拜登講出這些話,《福斯新聞》恐怕早已倒數彈劾程序啟動。但如今幾乎看不到主流媒體關注這些失態,即便這位「據說79歲還最精力旺盛」的川普,已在鏡頭前掩不住困意、昏昏欲睡。
川普的演說不僅事實錯誤連篇,還暴露出對政府內部運作的無知與記憶力衰退。他忘記代表在哪、叫錯人名、甚至打瞌睡。這樣的狀態,如何說服美國民眾他仍具備擔任「改革者」與「行動派」的能力?
此情此景也反映出美國政治的「老人政治困境」(gerontocracy):上一場大選,彷彿兩位禿頭老翁搶一把梳子。從已故的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到明顯健康不佳的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兩黨都有高齡政治人物固守權位不願交棒。
共和黨面對川普的失能選擇護短,民主黨卻往往內鬥自殘。而當你習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不顧事實、不管邏輯,最後就會落得「皇帝的新衣」般的荒唐處境。
更何況,川普此刻正處於政治弱勢。他在 Truth Social 上對支持者表達失望,因為他們「竟然不肯相信根本沒有愛潑斯坦名單」這種說法。連馬斯克都在倡議另組政黨,羅拉・魯默與塔克・卡爾森等保守派名嘴也開始公開質疑他。副總統范斯(J.D. Vance)則面對爭議時多次保持沉默。
在這樣的時刻,川普本應在公開場合展現強勢,挽回領導威信,結果卻是在鏡頭前迷失自我、語無倫次、神情疲憊,甚至昏昏欲睡。
但最諷刺的是,這一切最終仍會被包裝成「川普式魅力」的一部分,成為MAGA神話的新注腳。共和黨人會繼續支持他,即便這些失誤若發生在拜登身上,他們早已群起攻之。而他們支持的理由也早已與能力無關——只因為他是川普。
---
《The Indepen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