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記牛腩自置舖位,租金壓力大減,圖為老闆潘權輝(潘國興)2013年資料圖片。 (Photo by May Tse/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九記受訪「洗白」 網民不賣帳
《米紙》影片標題為「解構惡店之首九記牛腩」,由記者 Fiona 採訪老闆潘權輝(潘國興)回應網民負評,惟影片一推出即被網民圍攻,質疑影片過分美化九記形象。
有網民留言表示:「一毫子生意都唔會比佢,咁嘅服務態度。」「服務態度之衰,食物之普通,我完全唔明點解佢仲會生存到。」更有人指:「唔好攞佢同澳牛比,澳牛完全係鐵漢柔情。」
九記牛腩受訪洗白?揭當年100餘萬自置舖位,老闆寸爆:賣牛腩只為「表演」。 (Photo by May Tse/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九記招牌清湯腩聞名於世,該店已成立逾七十年。 (Getty Images) · redonion1515 via Getty Images
九記「表演」經營哲學
九記招牌清湯腩聞名於世,老闆寸爆態度亦遠近馳名,以往更曾經因點餐問題趕走客人,火氣十足。早在2013年九記老闆接受傳媒訪問時已直言,「你唔啱食,你咪下次唔好嚟囉,我唔係揸住支槍指你入嚟。」他亦毫不掩飾對部分顧客的不滿,特別是過去湧港的自由行旅客:「𠵱家啲大陸人好無知,問我雪碧係乜嘢嚟,汽水囉!乜嘢係朱古力喎,飲嗰啲呀,你叫我點答你?」
火爆性格背後,其實與其成長背景有關,潘權輝曾憶述60、70年代警察貪污及癮君子問題嚴重,打交、開片是家常便飯,塑造了他今天「話之你」的經營風格。不過令他無後顧之憂「寸爆客人」的,可能是無需交租壓力。
1950年代創立的九記原本為街邊鐵皮檔,潘權輝90年代繼承父業以100餘萬購入現時鋪位。 (Photo by Thomas Yau/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投資有道 自置舖位讓他「寸得起」
1950年代創立的九記原本為街邊鐵皮檔,潘權輝90年代繼承父業以100餘萬購入現時鋪位。歌賦街近年罕有成交,2021年49至51號舖位曾錄得呎價3.38萬元成交,依此推算九記鋪位已超過1,000萬元,難怪九記老闆指「今時今日賣牛腩只為表演,唔啱食你咪下次唔好嚟囉!」
九記不只賣牛腩,亦活躍物業市場,2023年「磁帶大王」陳秉志減價逾兩成放售中環中心車位,獲「九記有限公司」以550萬承接,若以牛腩粗麵每碗70元計,一個車位價格相當於7.8萬碗牛腩粗麵。另有傳九記有大量物業收租,總值以億元計。
餐飲業執笠潮 九記「獨善其身」?
本港餐飲業近年陷入寒冬,今年上半年已有八家酒樓相繼落幕,連鎖集團如稻香、鴻星、聯邦等亦難倖免。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三月數字,香港食肆總收益指數跌至130.1點,回落至約十年前水平,反映行業整體收入大不如前。
北上消費潮、租金人工壓力,以及本地經濟復甦乏力,令不少小店苦苦掙扎。但在這波「執笠潮」中,九記憑藉自置物業的優勢及明星效應,繼續「獨善其身」。但食客對「老字號」的包容是否還如以往?就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