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記者比拉爾.拉赫曼(Billal Rahman)
一位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政府律師辭職,理由是該機構的任務已從「保護國家」轉變為「瘋狂追求驅逐數據」。
33歲的亞當‧博伊德(Adam Boyd)在上個月正式離職,據《大西洋月刊》報導,他曾任職於ICE法律部門。他指出:「我們確實還需要優秀的ICE律師,因為美國境內仍有毒品販子、國安威脅、侵犯人權者需要應對。但現在,驅逐數字凌駕一切。」
目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川普政府強推大規模驅逐行動
在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中,其政府加大對非法移民的驅逐力度,ICE受到命令要在全國各地,包括教堂、學校與法院等「敏感地點」發動突襲行動。ICE執法人員已被授權可將被捕移民直接納入快速驅逐程序,無需經由傳統法庭審理。
根據內部消息,白宮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與國土安全部長克莉絲蒂‧諾姆(Kristi Noem)已設定每日逮捕3000人的KPI(績效指標),要求ICE交出「歷來最高的驅逐數據」。
博伊德的抉擇:「這是道德的選擇」
博伊德說,他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目睹機構在政治壓力下徹底改變優先事項。「到頭來這變成了一場比賽,看誰能在12月前向米勒回報最多驅逐人數。」
他還揭露,許多原本應進行正當處理的個案遭到忽略,執法人員反而在法院走廊裡抓人、馬上啟動快速驅逐程序,只為了增加統計數字,「這犧牲了法律正義,只換來漂亮的報表。」
博伊德補充說,許多ICE律師與他一樣不滿現況,只是正在等待學生貸款豁免期滿,之後也打算辭職。
《大西洋月刊》引述博伊德的說法:「現在的ICE律師大多只是撐到學生貸款豁免一到,就準備走人。」
白宮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則在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強調:「我們設定ICE每日逮捕3000人的目標,這是我們的下限。」
這起辭職事件凸顯ICE內部日益加劇的不安與道德困境,也反映出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強硬轉向,引發機構內部士氣與合法性危機。隨著大規模驅逐行動全面展開,是否會引發更多辭職潮與法律挑戰,將是未來的重要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