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戲院告急,近3個月0人空場率高達40% ,背後原因分別是短視頻衝擊、電影「成本降級」製作吸引力不足等等,加上近日內地流行一款數百元的平板電腦,「自主研發」預載短視頻與《超人》等新片,進一步加劇市民觀影習慣改變。
內地每10場有4場沒有觀眾
今年內地春節假期,《哪吒2》電影備受吹捧,票房出現「現象級」爆發,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收292.31億元人民幣票房,按年大增23%,不過當中154.46億票房來自《哪吒2》,《哪吒2》過後,中國戲院又開始遇冷,繼2月單月票房160.9億元後,3至6月的月均票房不足20億,全中國院線每場平均人次跌到2至4人,0人的空場率竟然高達40%,每10場便有4場全院沒有觀眾。
電影「成本降級」惡性循環
內地業界分析背後原因,市民開始選擇大製作才入場,小品電影選擇在移動裝設觀看,隨著短視頻、微短劇等娛樂形式興起,銀幕體驗的替代品愈來愈多,不進戲院並不意味市民不看電影,而是部分中小型製作的電影,市民漸漸改變觀影形式。
有分析則從戲院分成著手,現時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利於電影製作,中國電影正因降低成本而導致吸引力大跌。依規定,現時內地票房分成,經已是傾斜戲院,分帳比例通常不超過57%,以《哪吒2》150多億元票房為例子,據報戲院分成70多億,但片方只得55多億,對比短視頻收益,製作電影最終收入比例遠低於預期。在「成本降級」惡性循環下,市民進場看電影的次數更低。
港人北上選購「黑科技」看電影
據了解,中國「黑科技」進化,亦加速了院線衰落。從前內地流行「盒子」看盜版電影,但原來已經進化,近日華強北興起了一款平板電腦,售價低見400多元,系統預載了多款「黑科技」程式,由短視頻、TVB舊劇集、Netflix《魷魚遊戲3》到新戲《超人》、《F1》等,該裝置均有得睇,而且能接駁電視以及投影機自組家庭影院,成為消費者不進戲院的娛樂替代方案之一。據報近日有不少香港人都北上選購「黑科技」平板與投影機,成為看港產片的最新渠道之一。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5%9C%8B%E9%9B%BB%E5%BD%B1%E5%8F%88%E5%AF%92%E5%86%AC-%E5%85%A7%E5%9C%B00%E4%BA%BA%E7%A9%BA%E5%A0%B4%E7%8E%87%E9%AB%98%E9%81%9440-%E8%8F%AF%E5%BC%B7%E5%8C%97%E9%BB%91%E7%A7%91%E6%8A%80%E5%8A%A0%E9%80%9F%E9%99%A2%E7%B7%9A%E8%A1%B0%E8%90%BD%EF%BC%9F-06425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