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公眾諮詢展開已經約一個月,社區組織協會調查發現,基層面對失業和就業不足,建議適時檢討輸入外勞配額以及其他支援措施。
經濟復蘇有排等,基層就業甚艱難。行政長官提早九月發表施政報告,社協過去兩個月訪問約340基層,約七成四人同意家庭收入過去一年因經濟不景而減少,近半人家中有欠債,有基層批評政府削減資助,令他們生活開支增加。李先生:「你上一份施政報告鼓勵生育,兩萬元獎金,你鼓勵完生育後就刪除學生津貼,那代表甚麼呢?你的施政報告應是連貫性,不是獨立性。」張女士:「醫療收400元,比私家醫生還貴百多元,政府是不是要去檢討?特首是不是要聽聽我們低下層的人的心聲?你住院一日300元,我們低下階層如果住一個月、幾個月,那些老人家或有事的,你計算一下多少錢,人家負擔得起嗎?」
調查又發現,基層就業不足及失業率比本港整體的1.4%及3.5%高,社協相信與輸入外勞有關,建議每半年檢討有否影響本地就業。社協副主任王智源:「涉及各行各業,餐飲、文職等等,很多正正是一些基層勞工,他們首當其衝的職位,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可能是長工變散工,散工變成失業的情況。無論是制定的配額或人數,應該要適時回應和檢討,似乎是響起警號。」
社協建議政府制定具體政策成效目標,例如縮短公屋輪候至平均三年、輪候專科不應多於12個月、豁免65歲以上長者使用公營醫療的費用等。
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368179/%E8%AA%BF%E6%9F%A5%E6%8C%87%E4%B8%83%E6%88%90%E5%9B%9B%E5%9F%BA%E5%B1%A4%E6%94%B6%E5%85%A5%E6%B8%9B-%E5%B8%82%E6%B0%91%E6%89%B9%E5%85%AC%E9%99%A2%E6%94%B6%E8%B2%BB%E9%AB%98-%E7%A4%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