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討論/貼圖區 (32) 萬眾期待 Z9ii登場

大粒提子

39 回覆
5 Like 0 Dislike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25:26



Nikon無反Z 誕生於Nikon成立第101年

Z mount擁有無反相機最短嘅16mm法蘭距同埋55mm嘅最大口徑 ,Nikon設計師認為最完美嘅配搭,有助於鏡頭設計,Z鏡嘅強勁光學質素就建基於此。16mm法蘭距可以有效轉接各種老鏡,甚至Sony FE / Canon EF鏡都可以轉接到Z機使用。



Nikon無反相機大部份用咗由Sony生產嘅CMOS感光元件。塊CMOS本身性能優越,加上自家調校,擁有優秀DR(Dynamic Range)、ISO表現、色彩深度同解像力。

Nikon嘅無反相機喺做工、手感、操控、menu、mon、WR等方面依然保持單反嘅一貫水準,姐係user friendly+襟用。至於有幾襟,好多師兄部Nikon單反用左好多年,用到甩皮甩骨都冇壞,唔洗update新機。呢個係Nikon相機賺少左錢嘅其中一個原因。Nikon嘅WR(weather resistance)出名勁,基本上地球上任何極端天氣都可以應付到,例如極地、沙漠、草原、高山,都唔會熱/凍到開唔到機。連地球之外好似都仲得:

NASA喺太空影嘅Time Lap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41cPlKbz0&ab_channel=NikonEurope



目錄
#2 - Z 系無反相機 Lineup
#3 - Z mount 鏡頭 Lineup
#4 - 鏡頭選擇
#5 - CFExpress Type B 選擇
#6 - 關於Nikon黃 / Nikon Z實用AF setting分享
#6 - Z6ii / Z7ii / Z8 人像印象平衡功能
#6 - 免費執相軟件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26:13
Z 系無反相機 Lineup

全片幅 FX
Z9 — 旗艦級相機
- 一體化機身
- 無 blackout、接近實時嘅EVF
- 4570萬像素、20 FPS Raw、最高8K 60p錄影

Z8 — 高階相機
- D850後繼機種、旗艦級性能、功能性能大致同Z9一樣
- 對比 Z9 用咗 CFExpress Type B + SD Card slot
- 沿用 Z7ii、Z6ii 等等中階機嘅電池

Z7ii / Z7 — 高像素相機
- 4570萬像素 BSI CMOS
- Z7ii 使用 CFExpress Type B + SD 雙卡槽,而 Z7 並無 SD Card slot
- 另外 Z7ii 亦加上 900 秒長曝、可接駁按鍵直倒、USB充電、提高連拍buffer及速度等實用功能

Z6iii — 中階 Hybrid 相機
- 2400萬像素 BSI Semi-Stacked CMOS
- 將Z9/Z8/Zf嘅大部份性能放咗落細小機身
- 亦大大加強拍片性能
- 比起Z6ii大改進

Z6ii / Z6 — 中階 Hybrid 相機
- 2400萬像素 BSI CMOS
- 一/二代分別大致同 Z7 / Z7ii 相同

Zf — 中階復古 Hybrid 相機
- 同 Z6ii 同一塊 CMOS,換上 Expeed 7 Processor
- 加入 Z8 / Z9 嘅部份功能,包括 3D tracking
- 加上新嘅 AF point VR,可達8級防震

Z5 — 入門全篇幅相機
- 沿用 D750 FSI CMOS,約2410萬像素
- 減去頂 mon、連拍速度等部份功能
- 價錢較為經濟


Z5ii


半片幅 APSC / DX

Z50ii — 入門級相機
- Z9/Z8/Z6iii同款影像處理引擎
- 沿用 Z50 2090萬像素 CMOS
- 加入picture control
- 揭蓋式全向反mon

Z50 — 入門級相機
- 機身較細小輕便
- 沿用 D500 2090萬像素 CMOS
- 連拍速度最高每秒約11張

Zfc — 復古外型相機
- 參考 Nikon fm2 菲林相機外型設計
- 有銀 / 黑色機身,亦有12款仿皮顏色可以換
- 揭蓋式全向反mon
- 規格上大致同 Z50 相同,多咗900秒曝光時間、Wide-L 人面 / 動物對焦

Z30 — Vlog 相機
- 減去EVF、加上錄影提示燈、更好嘅內置收音咪、最長125分鐘錄影時間
- 規格上大致同 Z50、Zfc一樣,不過並冇加上900秒長曝功能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26:49
Z mount 鏡頭 Lineup

Nikon 原廠鏡頭

Source: Nikon Rumors
其他新推出鏡頭:
- NIKKOR Z 28-400MM F/4-8 VR
- NIKKOR Z 28-135MM F/4 PZ
- NIKKOR Z 35MM F/1.2 S
*Nikon 官方宣佈唔會再公佈新嘅 roadmap

其他已獲授權之副廠自動對焦鏡頭
Tamron:
- 70-300mm F/4.5-6.3 Di III RXD (Model A047Z)
- 35-150mm F/2-2.8 Di III VXD (Model A058Z)
-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Model A057Z)
-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Model A063Z)


Sigma:
- 16mm F1.4 DC DN | Contemporary
- 30mm F1.4 DC DN | Contemporary
- 56mm F1.4 DC DN | Contemporary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27:22
鏡頭選擇

標準變焦鏡頭
1) 24-70mm f/4 S
- 相對輕便細小
- 平價,二手甚至3000左右有交易
- 中心至邊緣畫質都相當不錯
- 惟一缺點係只有f/4,焦段亦只到70mm

2) 24-120mm f/4 S
- 非常方便,畫質亦好嘅一支鏡
- 全段最近對焦 0.35m,zoom 到120mm可以有0.39x嘅放大率,可以影到少少微距

3) 24-70mm f/2.8 S
- 大三元之一,質素無須多講
- 比其他選擇會重少少,不過以大三元嚟講已經算不錯

4) 28-75mm f/2.8
- 非 S Line,暗龍鏡
- 輕便,只有565g
- 最近對焦距離只有0.19m,放大率0.34x,雖然比24-120mm低,但係可以更近對焦

結論:
唔係經常用到大光圈,懶得換鏡:24-120mm f/4
唔係經常用到大光圈,有時間換鏡:24-70mm f/4 + 1.8定焦
冇時間換鏡,需要大少少光圈,有 budget:24-70mm f/2.8 (大三元)
冇時間換鏡,需要大少少光圈,少 budget:28-75mm f/2.8 (暗龍)

400mm焦段
1) 70-200mm f/2.8 S + TC 2.0x
- Z mount 2x 增距仍然非常可用
- 唔需要嘅時候可以拆2x用返70-200
- Wide 嗰段只有140mm,最大光圈 f/5.6

2) 100-400mm f/4.5-5.6 S
- 比起小黑落2x輕,對焦會快啲,畫質會好啲,特別喺低光環境更明顯
- 最大光圈只有f/4.5
- 放大率0.38x,影昆蟲之類會比較方便

3) 400mm f/4.5 S
- 輕,只有1.1kg多少少
- 冇得 zoom
- 最近對焦距離2.5m
- 光圈比另外兩個選擇大2/3級

結論:
唔多 budget,非經常用到400mm:70-200mm f/2.8 (小黑) + TC 2x (增距鏡)
經常用到400mm,又需要影昆蟲之類或者要zoom:100-400mm f/4.5-5.6 (大黑)
有 budget,已經有小黑,想要輕便少少大光圈啲:400mm f/4.5 (445)
有大量 budget,唔怕重,追求快對焦,頂級質素:400mm f/2.8 TC (428)

超廣角鏡頭
1) 14-24mm f/2.8 S
- 大三元,質素極好
- 比以往單反大三元輕好多,只有647g
- 雖然可以用跟鏡遮光罩用到112mm filter,但仍然冇得直接裝上鏡頭

2) 14-30mm f/4 S
- 輕便細小,對於上山下海影風景嘅人嚟講好方便
- 星芒冇咁靚
- 最大光圈只有 f/4,比較難用嚟影星

3) 17-28mm f/2.8
- 最廣角段只有17mm
- 輕便
- 對焦距離近,可以影到近距離超廣角嘅特別效果/構圖

4) 20mm f/1.8
- 只有20mm,有人會嫌唔夠 wide
- 彗形像差控制得好,加上大光圈,非常適合影星

結論:
一般影風景,唔影星:14-30mm f/4
一般影風景,追求質素:14-24mm f/2.8
影風景又影星,一支過:14-24mm f/2.8
影風景又影星,唔介意分兩支:14-30mm f/4 + 20mm f/1.8
唔多 budget,又想要大光圈變焦:17-28mm f/2.8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29:15
CFExpress Type B 選擇
由於 Nikon Z9 / Z8 嘅機內 buffer 唔多,需要用快嘅 CFExpress 去解放機身嘅連拍同高規格嘅拍片性能。選擇 CF Express 卡嘅時候,除咗睇最高寫入同讀取速度,最重要係睇最低持續寫入速度。目前 Nikon 官方認證嘅牌子有 Prograde Digital 同 Wise Advanced 嘅卡。

Prograde
Cobalt (650GB / 325GB / 165GB):呢個牌子嘅快卡,最低持續寫入1400MB/s
Gold Mk III (512GB / 1TB):新一代嘅卡,最低持續寫入分別係850MB/s同1300MB/s,對連拍有一定要求嘅話,呢兩款較經濟實惠
Gold Mk II (128GB / 256GB / 512GB / 1TB):上一代嘅卡,只睇價錢 128GB 係經濟選擇
*** 留意返 Prograde Gold 512GB / 1TB 嘅新一代快卡喺卡面有寫 Sus.W 字樣,上一代慢卡係冇。




Wise
Pro (640GB / 320GB / 160GB):呢個牌子嘅快卡,640GB 款最低持續寫入1400MB/s,其餘為1300MB/s
Mk II (512GB / 1TB):新一代嘅卡,最低持續寫入分別係850MB/s同1300MB/s,對連拍有一定要求嘅話,呢兩款較經濟實惠
Mk I / 無印 (128GB / 256GB / 512GB / 1TB):上一代嘅卡,只睇價錢 128GB 係經濟選擇
*** 留意返 Mk II 512GB / 1TB 嘅新一代快卡喺卡面有寫 Mk-II 字樣,上一代慢卡係冇。




其他值得考慮嘅牌子
- Nikon 660GB (官方自己出)
- Nextorage (日本牌子,最低持續寫入達到1800MB/s)
- Delkin
- OWC (應該係首間市售 CFExpress Type B 4.0 卡)

* 最近公佈咗 CFExpress 4.0 制式,理論上比 3.0 快一倍,可以期待新制式嘅卡。

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4k2R1bFp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oEzlBQXNE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31:06


關於Nikon黃

以前的年代,say 1970-1980's,不少平價鏡頭會用上較差的材質,包括玻璃和複合鏡片接著劑,在長年使用,受到紫外線的影響會令接著劑老化(the Canada balsam adhesives),出現鏡片白化、發黃等問題,比較常見在Takuma,Canon Ltm (0.95例外),Nikon non ai 鏡頭上面出現。
Nikon戰前後的舊鏡,當時的光學玻璃中加入少量具有放射性的一種稀土元素.(如 Lanthanum) 以消除玻璃原料中的鐵鹽(iron salt) 所產生的綠色調,使之變成無色透明狀態,以便達成光學應用
稀土元素的本身經長時間並不會造成光學玻璃變黃﹗
而是其(成份污染物)或(不純物)(contaminants in the ingredients)(如:Thorium salts)經長時間累積造成光學玻璃變黃。
兩種情況都可以同時發生,比較常見的是前蘇聯Juipter鏡頭,用上了「鑭」的放射性同位素做原料,後改用鉛,一直到90年代才停用。

而單反時代嘅Nikon黃已經唔係鏡頭問題,而係Nikon堅持喺picture profile同white balance到還原真實顏色,喺影我地亞洲人嘅時候,會還原我地嘅膚色,唔似Canon默認將JPEG調整到白裡透紅。
據我所知,Nikon單反嘅色彩由D800開始已經不斷改善,D850已經完全唔會有所謂嘅Nikon黃。去到無反世代,Z5/6/7嘅直出色彩已經十分柔和自然,觀感好舒服。
Z機身提供左好多Picture Profile,例如風景mode色彩鮮艷、對比度較高,適合影風景;人像mode色彩柔和 對比度較低,適合影人像。影raw可以無視。

Nikon Z實用AF setting分享

分享一個經測試十分之實用嘅對焦setting:將3D tracking嘅shortcut改去Fn1,
首先要set為AFC+自動區域AF (姐係全熒幕有個紅框包住嗰隻mode),
跟住入menu:用戶設定選單->控制->自定控制指定->將Fn1設為主題追蹤。
英文Menu係:Custom Setting Menu-> Controls-> Custom control assignment-> set Fn1 as Subject Tracking

set完之後,只要撳Fn1就會出現一個對焦框框,你可以用上下左右控制佢移動,一旦移動你想對焦嘅subject 你就可以半撳快門/AF-ON,呢個時候你就發覺你想對焦嘅物體已經牢牢咬實,即使你同個subject同時郁動,都可以鎖到,如果你同時用左高速連拍,就會有不錯嘅準焦率。

當你唔需要tracking subject嘅時候,再撳一次Fn1,就會取消個對焦框。十分方便好用。 (6月7號補充)




以上嗚謝 小次郎巴打 and 鬥快派閃光巴打

Z6ii / Z7ii / Z8 人像印象平衡功能
Z6/7ii喺fw 1.3加入人像印象平衡 (Portrait Impression Balance) 功能,可以調節影jpg時候嘅膚色,方便直出都可以有白裡透紅嘅膚色。
網上建議最佳設定係 Magenta+1.5 Brightness+1.0。個人覺得 Magenta+2 Brightness+1.5會比較適合亞洲人膚色。建議自己試下再較返個啱自己心水嘅。

免費執相軟件
Nikon NX Studio: https://www.nikonusa.com/en/nikon-products/imaging-software/nx-studio.page
Capture One Express for Nikon: https://www.captureone.com/en/account/download/capture-one-express-for-nikon
Nikon Picture Control 速食網: https://nikonpc.com
開post template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sas-WWInamJufeJXvVpdFor8pFUl3oXm1xQcLxY1HnA/edit?usp=sharing
大粒提子 2025-07-11 23:32:04
1001唔開post
亞媽係女人 2025-07-12 00:45:19
Lm
宮本勇次 2025-07-12 01:49:53
lm
香港汽車用品店員 2025-07-12 02:24:31
lm
塞尚先生 2025-07-12 02:47:53
Lm
香港汽車用品店員 2025-07-12 03:37:49
仲要係特登搶
鮭のハーブ焼き 2025-07-12 08:13:33
留名
IU_Dlwlrma 2025-07-12 12:24:43
LM
Pneuma 2025-07-13 13:05:00
Lm
要軼等我一秒 2025-07-13 15:30:02
Lm
聞西西 2025-07-14 10:52:42
想入手一支 prime
主要影室內,小朋友
大家建議邊支好?

Z24 1.8S
Viltrox 28 1.8
Z35 1.4
Z35 1.8S

或者有無用家分享,其他建議
流浮 2025-07-14 11:31:31
阿魯卡多 2025-07-14 12:03:44
室內我偏好24mm,因為安全快門時間短,環境昏暗都唔需要大幅度升ISO,而且離被攝者好近都可以對焦,不過要注意變形問題,主體唔好擺得太靠近邊位
聞西西 2025-07-14 18:15:04
如果有 14-24
值唔值入埋 24 f1.8
驚有啲重疊
阿魯卡多 2025-07-14 19:12:09
24mm f/1.8 S個散景靚好多
經常會影人嘅話我覺得值得入手
如果影室內環境、建築為主嘅話14-24 2.8都夠用啦
小次郎 2025-07-14 21:07:30
我見阿魯巴推薦左24mm

我嚟推薦下35mm

35mm由於焦距比較短, 個距離適合影親近小小嘅人, 好適合影全身或半身.

至於f1.8同f1.4 我個人比較鐘意f1.8嗰支
f1.8係S line鏡頭, 鍍膜同特殊玻璃嘅使用上都比較高級. f1.4鏡頭用料就好入門, 連nano crystal coating都冇, (十年前嘅單反鏡都已經有用). 至於散景方面, 雖然有f1.4, 但我見sample photos, 散景唔係幾靚, 有焦外二線性以. 而f1.8嗰支雖然冇標榜用左3D hifi, 但散景嘅過度係有3d hifi嘅feel, 同埋呢支鏡設計師係推崇3d hifi嗰個人-佐藤治夫. 最後, 兩支鏡價格比較接近, 就算預算有限, 都應該考慮f1.8呢支.


可以參考下呢條片 佢有討論唔同焦距拍攝嘅感覺
https://youtu.be/_uTWT-GdbpM?si=9zPULKXKhsQTnYqU
關老二大意失賓周 2025-07-15 09:31:34
見到支sigma 17-40幾吸引 想入z50ii玩下 可惜無防震同三防

Z5ii係有 定係加小小 再加小小
加錢啊屌你老母 2025-07-15 11:23:45
想問下大家,話說我部z9 影果時睇個mon d 曝光係正常既,但一入番電腦就暗左成級咁,我應該點set 番做正常
無可避免 2025-07-15 15:18:37
你機身個mon教到好光?照計唔會差咁遠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