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邁進公元二千年 - 大帽山天氣雷達及超級電腦啓用儀式
******************************
香港天文台今日(星期二)在位於尖沙咀的總部舉行大帽山天氣雷達及超級電腦啓用儀式。
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博士在啓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超級電腦將會利用天氣雷達的數據,進行模擬天氣演變的數值運算,計算結果將有助天文台逐步改進預測暴雨的能力。」
林博士說:「在日常業務中結合把雷達資料與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預報系統, 是世界氣象服務的新嘗試,而香港天文台是最先採用這項新技術的氣象部門之一。新技術並為天文台邁進公元二千年的氣象服務揭開新的一頁。」
他說:「雖然近年來天氣預測準確度已有所提高,但是天文台的暴雨預報仍有待改善。大帽山天氣雷達能監察雨區的移動及強度,而超級電腦配合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則有助估計雨區的發展。」
啟用儀式的主禮嘉賓尚包括立法會議員吳清輝教授、日本駐港總領事槙田邦彥及美國駐港署理總領事馬德朗。
從日本引進的多普勒天氣雷達, 價值二千七百萬元, 是首個在大帽山頂建立的天氣雷達,整項工程歷時十五個月完成。該雷達配備了先進的硬件和軟件,在今年多次颱風襲港期間, 發揮了颱風定位, 以及測定風力及雨勢等重要作用, 實在是物有所值。
從美國進口的超級電腦價值一千萬元,運算速度比天文台十年前使用的電腦快五千倍,是本港目前最快的電腦系統之一。在超級電腦中運行二十公里方格的高分辨率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可在一小時內算出二十四小時後的天氣情況, 而利用舊電腦進行同樣的計算, 則需要超過五個月。
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二)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199912/07/1207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