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 越來越多西方保守派民眾選擇申請「反覺醒簽證」移居俄國, 到2025年7月初為止,至少有700人申請此類簽證,他們的理由就是西方過度自由摧毀傳統價值。
2024年8月,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了一項名為「反覺醒簽證」的政策,此簽證旨在「為共享俄羅斯傳統精神和道德價值的人,提供人道主義支持」。簡單來說,這項政策是為認同俄羅斯傳統價值觀的人提供庇護,並提供三年的居住許可,這也是未來成為俄羅斯公民的最低要求。獲得居住許可的人,不僅能享有養老金、育兒補助和醫療健保,俄羅斯政府還將提供居住和工作協助。
俄羅斯國會議員布蒂娜(Maria Butina)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已有700人成功申請到「反覺醒簽證」,其中數百人原本持有工作或學生簽證,或是俄羅斯公民的配偶。她表示,LGBTQ+議題與移民問題是人們選擇移居俄羅斯的關鍵原因,許多申請者認為歐洲移民過多,或是無法接受LGBTQ+文化。
移民俄羅斯因素一:對LGBTQ+文化的反彈
2019年,一個澳洲家庭為抗議澳洲同性婚姻合法化,舉家搬遷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的阿爾泰(Altai),經營農場。他們將生活拍成影片,在俄羅斯官媒RT及其他州媒體上分享,廣受好評。
在俄羅斯,由於嚴格的反LGBTQ+法律,同性戀驕傲活動被視為極端主義,因此當地沒有相關活動。俄羅斯將此視為一大吸引點,宣稱自己是一個「以家庭為核心」的國家。俄羅斯一直以來被形容是「傳統價值的避風港」,單身男性會被灌輸俄羅斯女性「順從、顧家」的形象,這恰好與美國正流行的「傳統妻子」美學不謀而合。
移民俄羅斯因素二:低廉的教育成本與優渥的育兒補助
教育也是吸引移民的重要因素。漫畫家兼牧師韋伯斯特(Stephen Webster)在1990年代與同為牧師的父親從美國搬回俄羅斯,他表示,俄羅斯的教育花費遠比美國低廉得多。同時,俄羅斯提供的家庭補助相當完善,例如育兒假與孕產婦計畫等。
由於出生率下降和戰爭造成的人口損失,俄羅斯近年來積極改善人口狀況,希望透過補助政策,鼓勵年輕女性提早結婚、生育。前述的「孕產婦計畫」便是其中一項,該計畫會提供生育第一胎的新手媽媽約8500美元(約新台幣24萬元)的獎金,之後的幾胎也會持續提供獎金。
移民俄羅斯因素三:對美國社會現狀的不信任
海爾(Leo Hare)認為,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川普未能追究「偷走大選的背叛者」的責任,讓他對美國失去信心。他說:「一個不懲罰叛徒的國家不再是一個國家。」
此外,美國的移民管制也成為移民俄羅斯的推力之一。哈雷(Hares)一家表示,不受管制的移民讓他們感到不安全,因此選擇從美國德克薩斯州搬遷到俄羅斯。
移民俄羅斯因素四:普丁的個人魅力
海爾提到,他選擇俄羅斯的原因之一是普丁。「我很喜歡他的政策,以及他如何恢復俄羅斯的驕傲,恢復俄羅斯的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