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事務委員會 (會議議程) 2025年7月22日
https://www.legco.gov.hk/yr2025/chinese/panels/dev/agenda/dev20250722.htm
IV.
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發展建議
(下午3時45分至4時55分)
立法會CB(1)1200/2025(05)號文件 - 政府當局提供的文件
https://www.legco.gov.hk/yr2025/chinese/panels/dev/papers/dev20250722cb1-1200-5-c.pdf
6.為支援「智綠產業港」日後成為產業港的發展,並在考慮有關新增交通流量的具體需求後,建議循以下兩方面改善當區的道路運輸系統—
(a)興建全新的跨灣橋連接龍鼓灘填海區至龍門路5,提供更直接的行車路線通往龍鼓灘和爛角咀一帶,應付新增的行車流量,並且有效減低目前龍鼓灘路(尤其在龍鼓灘村附近)的交通負荷;及
(b)改善現有連接龍鼓灘/屯門西至屯門市中心的龍門路,包括擴闊一段長約1.5公里的雙線不分隔車道至雙線雙程分隔行車道,藉以提升龍門路的交通容量及支援龍鼓灘/屯門西新增的交通需求。
7.根據交通評估,進行擬議發展後,經陸路進出龍鼓灘/屯門西預計每小時總共約3000人次,未有足夠理據將屯門南延線西延以連接龍鼓灘/屯門西。至於擬議連接港島西經交椅洲人工島至洪水橋的鐵路在登陸屯門東後延至屯門西的可行性,我們就該條鐵路進行下一步研究時會一併考慮。
(三)打造新一代產業園區
8.除了上文第5段提及的現代化園區式發展,我們會優化龍鼓灘/屯門西的環境和設施,提升產業園區和附近環境,讓當區村民及上班人士受惠—
(a)提供綜合設施–我們建議在龍鼓灘/屯門西提供一系列的交通和社區設施(包括公共交通交匯處、行人和單車徑、公共休憩空間/美化市容地帶,以及其他配套設施,例如為附近工作人口提供多用途空間以支援零售、餐飲、康樂設施、培訓等),為在當區居住及工作的人士提供優質而便利的社區環境,以及其他配套及綜合設施;
(b)搬遷屯門公眾貨物裝卸區至屯門西–利用預留的「現代物流業/內河碼頭」部分沿岸用地,將現有的屯門公眾貨物裝卸區搬遷至屯門西填海區,藉此釋放屯門第16區約4公頃土地的發展潛力,用作與鄰近非工業地區更具兼容性的用途(例如:住宅、社區設施、休憩用地)9,以回應當區居民長期以來的訴求。
10.我們早前曾考慮屯門西地區的規劃以住宅發展為主10。經考慮持份者和業界意見後,我們認為應善用屯門西地區的地理優勢,提供更多空間以發展不同產業。如果在工業為主的屯門西地區發展住宅,與周圍的產業用途未必兼容。此外,在屯門西地區發展住宅的潛力亦受到機場高度限制所限11。考慮上述因素,加上中長期香港不乏房屋用地,我們認為該處應集中產業發展。
16.我們計劃明年內展開改劃和其他法定程序。視乎政府工務工程開支預算的分配及融資安排,我們現階段希望以2028年年初展開龍鼓灘的填海工程及在2029年產出首批用地為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