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reddit.com/r/singapore/comments/1lcotkg/the_problem_with_mainland_chinese_restaurants_in/
一位非華裔新加坡Reddit用戶指出,當地部分中餐館幾乎完全使用中文帶來的問題,該帖引發熱烈討論,眾多評論者讚同發帖人觀點。
6月16日(周一),用戶u/Unfair-Bike在r/Singapore版塊發帖時,開篇即表明自己是熱衷多元美食的印度穆斯林,強調此帖純屬個人觀點而非政治立場。
發帖人表示喜愛某些清真中餐館,尤其推薦"舌尖味"的清真蘭州牛肉面,並稱若有清真選擇願嘗試更多北方菜系。同時澄清所指並非海底撈、瑞幸咖啡或霸王茶姬等大型連鎖,"而是遍布武吉士、金文泰等地的小型餐館",這些區域中國大陸新移民日益增多。
令發帖人困擾的是,這些餐館菜單和宣傳幾乎全用中文,鮮少英文。這種語言壁壘影響非華語人群,包括2023年亞洲一號網站報道過的看不懂中文的外賣騎手。發帖人補充說,即便有些餐館提供英文,字號往往極小或僅部分翻譯。
"菜單翻譯質量也常令人咋舌,"發帖人寫道,並質疑:"不明白中國老板為何不願設置英文標識?認為所有人都說中文?還是只想要大陸移民客戶?"
"即便因非清真我不會光顧,但若有不懂中文者想嘗試呢?沒有英文讓部分新加坡人感到不受歡迎,別忘了員工也存在英語溝通障礙!"發帖人在編輯內容中呼籲勿將此帖"當作排外借口"。
多數網友對此表示共情。獲最高讚評論寫道:"作為雙語者,我完全理解你。即便我精通中文,這種現象仍令我惱火。英語本應 bridging 種族隔閡,是新加坡社會結構重要組成部分。商家忽視英語使用,無異於社會融合的倒退——而這正是我們成功的基礎。"
"十萬分讚同!作為將華文作為母語的非華裔,我理解中文使用者會習以為常。但從親友視角看,純中文環境傳遞著'非我族類'的排斥感。指出這點時,人們卻說'何必敏感'。職場中更甚。"另一用戶附和道。
第三位網友寫道:"真希望能給這帖子頒獎。你說到點子上了,歸根結底是融合問題。作為少數族裔,我深切感受——越來越多商店(不止中餐館)員工完全不懂英語!我熱愛中餐,卻在自己的國家被當作外國人,就因為他們開店都懶得學基礎英語?"
有趣的是,有用戶指出該現象並非新加坡獨有:"我在英國生活時,當地華人超市員工閒聊中不斷用'老外'指稱顧客。我當場指出:'在這里你們才是老外!'" /TI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