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戰敗80年 「忠靈塔」底軍刀出土 去年拆上方豪宅後考古檢得 專家倡乘時展出銘重光

雲加馬德里

12 回覆
9 Like 0 Dislike
雲加馬德里 2025-07-06 17:25:27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50706/s00002/1751738006399

【明報專訊】今年是二戰日本戰敗投降80周年,香港淪陷3年8個月期間,日軍於港島寶雲山興建紀念陣亡兵士的「忠靈塔」,塔底埋下的軍刀逾80年後出土。古物古蹟辦事處證實,戰後於「忠靈塔」原址興建的豪宅金馬倫大廈,去年拆卸後曾考古監察,於基座中發現金屬軍刀、石碑及木器殘件,持牌考古人員稍後會向古蹟辦提交報告,評估器物狀况才決定軍刀等是否向公眾展示。至於在日佔時期興建的「忠靈塔」,由於僅餘基座,並不完整,古蹟辦已將基座列為「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在港鑄造了多把軍刀,其中一把埋藏興建中的「忠靈塔」基座(見另稿)。重光後政府於1947年2月26日下午爆破炸毁日軍「忠靈塔」,以花崗岩興建的地基獲保留,日本軍刀則未見蹤影。由於原址於1951年已建成金馬倫大廈,基座無法考古挖掘,日本刀一直下落不明。

金馬倫大廈由馬來西亞「錫礦大王」陸佑家族持有逾70年,所在屋地於2023年獲財團以50億元購入,去年展開拆卸。屋宇署去年5月批出馬己仙峽道30至38號的新建樓宇圖則,該屋地獲批興建4幢2至3層高各連一層地下低層住宅,可建樓面約4.9萬平方呎。記者上周三到上址,發現地盤圍封,「忠靈塔」基座仍在,頂部放置重型機器及建築材料,部分基座向下挖掘,形成一個淺坑。

屋署准建住宅 古蹟辦令考古監察

古蹟辦稱,自2023年已透過屋宇署就基座上的發展項目提供意見,包括要求項目倡議人須就工程進行考古影響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建議緩解措施供古蹟辦審核,同意後方可實施,並須實施至古蹟辦滿意。發言人稱,工程項目倡議人已提交考古影響評估報告,建議須在施工期間由持牌考古人員進行考古監察,若發現任何考古遺存,持牌考古人員須即時向古蹟辦通報及跟進。評估報告已獲古蹟辦接納,項目倡議人委聘的考古人員亦已於今年年初獲簽發考古牌照進行相關考古監察工作。

古蹟辦續稱,施工期間,考古監察發現金屬軍刀、石碑及木器物的殘件。持牌考古人員現正進行相關的考古及研究工作,完成報告後會提交古蹟辦審核,報告獲接納後,古蹟辦會將報告上載到古蹟辦網頁、將出土器物修復整理、記錄及納入古蹟辦的中央考古收藏室,若有需要,會將器物的照片上載到古蹟辦網頁內的「香港考古資料系統」,供公眾參閱。至於器物的展示,則須待完成考古及研究工作、器物修復後,並評估器物狀况,才決定展示時間和地點。

古蹟辦:研究復修後評估展示

古蹟辦稱,「忠靈塔」於日佔時期興建,1945年日軍投降時仍未竣工,其後炸毁,僅餘基座。由於主體建築已毁,從文物保育角度而言,基座已不完整。此外,1949至1951年間,原址上興建了金馬倫大廈,工程對基座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動,影響其原真性。因此,基座未被列入「有待評級的新項目」,但鑑於相信基座內可能仍埋藏日佔期間的物件,古蹟辦遂將台基列為「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

基座列「具考古價值」 研究者倡評級

香港歷史研究社理事長李澤恩認為,日佔時期日軍在本港留下的文物不多,當中「忠靈塔」已被炸毁,剩下的基座應被保留及進行歷史評級,而由於基座以上的建築已拆卸,政府應趁此機會介入,要求發展商考古,如發現日本軍刀或其他文物,可以趁今年是二戰日本戰敗80周年安排於專題展覽展出,讓公眾認識這段歷史。
死者蘇生 2025-07-08 09:18:59
講咁耐,把刀連圖都冇
話你呀 2025-07-08 09:25:52
還返俾日本啦屌你
雲加馬德里 2025-07-08 09:28:03
死者蘇生 2025-07-08 09:36:03
實物圖呀
臺中市北區 2025-07-08 09:38:57
我係英國人呀屌 2025-07-08 09:43:02
歐棉棠無耐前拍過
雲加馬德里 2025-07-08 09:50:38
有先例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zyBg5g
//這塊大字題名「南海神社」的碑文,就在展覽盡頭低調處。(說低調是因它近出口,而賣店就在出口,一般會直奔賣店。它其實有一個人那麼高⋯⋯)按館方註解稱,這個南海神社原本在日軍佔領香港時,在第二遣支艦隊司令部內設置,以祭祀陣亡日軍。司令部在日軍投降時由英軍重新接管,恢復戰前名稱域多利兵房。出奇的是英軍沒有摧毀石碑,甚至在1977年,由當時香港政府委託的調查報告還發現境內的鳥居也依然完好。 而在1978年英軍遷出域多利兵房時,甚至聯絡日本方面,表示如果日本想要回石碑,可以送回日本。於是當時就由原駐香港艦隊司令新見政一(是的,當時新見還在生,他1993年高壽106歲才去世⋯⋯)等人協調下,於1980年從香港運回日本,並捐到靖國神社,一直作為太平洋戰爭的一個歷史文物陳列著。



至於上面提到的域多利兵房,現址是金鐘,香港公園,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和太古廣場一、二期一帶。還記得小學學過,金鐘英文 「Admiralty 」就是海軍部嗎?原來九七前曾經有兩個政權的駐港海軍部都設在那裏。 這點豆知識,去靖國BBQ的人永遠也不會學到。//
滲過返卬渡 2025-07-08 10:09:09
誘其父必誘其子 2025-07-08 10:12:11
Guideway_Bus 2025-07-08 13:09:39
聽講係日軍將“被害市民”,放上忠靈塔供奉及火化,骨灰會溝埋水泥,用作建築材料
斷水糧大師兄 2025-07-08 13:21:14
特級咒物
搵人拔刀唔知有冇靈異現象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