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新聞平台「教育刺針」早前爆料多間學校收到教育局分區提示,指學生若參加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舉辦的美國國慶活動或觸犯《國安法》,事件被外媒《美聯社》、《衛報》等廣泛報道,美領發言人亦譴責港府,事件迅速升溫至外交層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上任3周年,接受訪問時首度開腔回應,認為事件被炒作,反問「網媒一句說話就變成外交風波,會唔會有啲作大咗呢?」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首度開腔承認,當局向學校解說維護國家安全的自評檢視表時「順便提點」,認為學校帶學生出席活動時應考慮「大原則」,活動跟教學有沒有直接關係。針對學生能否參加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舉辦的美國國慶活動,她指出需要看學生為何參加,「去做佈景板嘅話,應唔應該參加?」強調學校有責任把關,要了解活動性質、對學生學習上的意義等。
事件經「教育刺針」揭發後,被不少外媒報道及轉載,包括《美聯社》、《衛報》、《華盛頓時報》等,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發言人上周回覆傳媒表示,譴責港府打壓美國獨立日慶祝活動,干涉美領舉辦活動,當局試圖將相關活動定性為「非法」,進一步暴露當局的不安與對自由的恐懼。
不點名批個別網媒「大肆炒作」 「上綱上線」 「扭曲事實」
有媒體形容事件演變成外交風波,蔡若蓮質疑事件被炒作,並不認同是「外交風波」,更直指「網媒一句說話就變成外交風波,會唔會有啲作大咗呢?」她強調現時校園內沒有特別多「軟對抗」,反而在網絡上較為常見,更不點名批評個別網媒,指其在海外的負責人「藉此大肆炒作」,將事件「上綱上線」、扭曲事實。
她舉例早前有高中公民科中國交流考察團學生患腸胃炎一事,指網媒可報道事實,但要看比例和分優次,公民科交流團至今約13.5萬學生和1.55萬教師參加,稱這般龐大的數字,「話無人腸胃唔舒服就好難」。更批個別網媒「講到返內地就好似周圍都食物中毒,又會危險咁」,甚至向家長暗示不要安排子女參加交流團。
她表示,批評政府或提出意見沒有問題,但若在一件事上「沒完沒了」,例如放大腸胃炎個案,蓋過整個公民科中國考察,「點解要放大嗰樣而縮少嗰樣,其實背後都係有一個價值判斷」。
https://photonmedia.net/choyuklin_uscons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