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澄︰內地觀眾唔睇港片
談到內地觀眾口味,著名監製莊澄近年都感受至深,去年監製的《九龍城寨之圍城》,正反映到港片在內地人心目中的地位。「香港電影在內地受歡迎程度已經降低,最近有幾部更加無聲無色地上畫,票房不太好。要數近兩年最收得已經是《九龍城寨之圍城》,但所謂收得,都只有6、7億(6.84億人民幣),未及10億。時下製作費及演員片酬高昂,收入更要除三份,還未計及宣發費,所餘無幾。」
莊生發現票房未能過十億的原因,跟內地城市觀眾口味差異有關。「在小紅書,好多年輕觀眾讚《城寨》好看,看了3遍,但同時反問,為何有些電影朋友之間冇人看過,卻又可以收幾十億。問題就是主要城市觀眾會作新嘗試,去到二、三綫城市觀眾,覺得香港電影來來去去是那幾位演員沒甚吸引力,對新演員又不認識,他們不是看罷覺得不好看,是看也不看。」
劉偉強︰你咪變囉!而家咁窮!
劉偉強︰「優勢愈來愈冇,好多內地導演以前是新人,現在好成熟,這幾年已沒甚優勢。所以我們要反省,不可再獨沽一味以為上面觀眾會受,觀眾好聰明,自己都要進步。」至於談到解決方案,劉偉強直接的一句︰「有句說話好好,窮則變變則通,你咪變囉!而家咁窮!」聽得出當下劉導強忍了無數句粗口,好想鬧醒只懂怨天尤人的你我。
莊澄︰新導演是否願意拍娛樂片?
同樣相信年輕人的還有莊澄,他看到時下業界的優勢是擁有不少新晉導演,問題是他們大多數樂於去拍攝社會議題電影,對娛樂片不感興趣。「拍為社會發聲的電影是應該,有部分觀眾亦關注,但有更大部分觀眾只關注部戲好唔好睇?我們在80年代時,每次寫劇本度好分場後,下一句就會問︰『咁唔好睇喎,咁樣係咪好睇啲呢?再加呢啲係咪再好睇啲呢?』永遠在想拍出來好唔好睇?是否娛樂到觀眾。」新導演能夠轉型,就是一個轉機。
另一更現實的情況,是香港電影將會走向多元及精品化,確要接受產量將減少。莊澄︰「電影的定義可能要改變,以前的定義是一些移動畫面,在一個密封的放映院放就是電影,現在很多電影拍完會放在電視、平台放映,咁仲係咪電影呢?當時是電影,只是不用在封密的空間放映。世界很多事情已經改變,30年前去拍拖,第一件事是考慮看甚麼戲?現在不用睇戲,去我屋企睇串流,甚至不用拍拖,通過網絡已做到好多嘢,所以先有這麼多騙案,不用見面都已經過兩億畀對方。世界變到30年前的人想像不到。」
原文網址: 電影寒冬|四大監製分析破局出路 爾冬陞︰要助年輕人做獨立製片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52187?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