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 2:00
自6月21日清晨5點起,時島近海的地震活動非常頻繁。
6月30日與7月2日皆觀測到最大震度5弱的地震。
震央附近可能已經發生落石或山崩等災害。
地震頻繁發生,導致居民感到極大不安。
即將進入夜間,請大家在休息前務必確認周圍的安全。
接下來將說明此次一連串的地震情況。
🕐 2:00 – 3:00
截至今日下午4點,可被感受到的地震次數已超過900次。
顯示的圖表為每日地震次數的變化。
高峰時一天內地震多達100~400次。
有時一日甚至觀測到183次地震,累積次數快速增加。
從6月21日到今天,地震次數非常頻繁。
有時一小時內就觀測到16次地震。
若在睡覺期間頻繁地震,恐怕根本無法入睡。
雖然震度為5弱,一般不屬於重大地震等級,但次數過多令人不安,因此特別召開本次記者會。
🕐 3:00 – 4:00
大家最關心的是「什麼時候會結束」,但目前無法回答。
有關此次震度5的地震資料已在各市町網站公布。
過去7起地震案例中,發生模式各不相同。
因此建議大家:
優先確保人身安全。
做好立即避難的準備。
睡覺時避開容易被家具壓倒或高處物品掉落的地方。
我們目前尚未掌握詳細災情。
過去地震也曾導致道路落石、通行中斷。
希望大家將這些可能性納入考慮,預先做好心理準備與應對。
🕐 4:00 – 5:00
顯示截至7月2日早上6點的地震累計圖表。
圖表中比較此次地震與過去數次地震發生的累計趨勢。
橫軸為天數,縱軸為震度1以上地震次數。
2023年9月地震共346次,這次截至6點已超過900次。
目前地震次數是過去的兩倍以上,顯示活動非常活躍。
因此,居民難以安心休息,狀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6:00 – 7:00
很遺憾,我們仍無法判斷地震什麼時候會結束。
目前仍建議大家優先確保人身安全,並保持警覺。
入夜後更要確認周圍家具不會倒塌、上方無重物掉落的風險,選擇安全處所休息。
雖然我們尚未掌握全部災情,但以往曾發生落石堵住道路的案例。
希望大家也考慮這些風險,事先做好準備。
🕐 7:00 – 8:00
有媒體提問:從昨晚到今天,地震次數急劇增加,居民擔心是否會發生更大地震。
回應指出:過去曾於2021年12月9日發生芮氏規模6.1、震度5強的地震。
所以未來也有可能出現類似強度的地震,請大家有所心理準備。
🕐 8:00 – 9:00
顯示了歷年地震的分佈圖表。
圖表中顯示,自1923年以來,本地曾發生多次規模6~7的地震。
約每數年就可能出現一次芮氏規模7左右的地震。
震度的大小會因為震央位置而有所差異。
這區域過去曾發生震度5強的地震,這次也應設想可能出現相同程度的搖晃。
🕐 9:00 – 10:00
有媒體詢問此次地震發生的機制或原因。
回應指出:本次地震主要是因南北方向拉力造成的。
之前則觀測到東西或東南方向的拉力。
本區域有多個板塊交會,地震機制複雜,目前尚無定論。
媒體追問:氣象廳是否有假說或推測?
回應:因為狀況複雜,目前沒有明確判斷,仍在研究中。
🕐 10:00 – 11:00
NHK記者提問:一般地震會在一週內結束,但此次是否也應該注意一週呢?還是需要更長的觀察期?
回應指出:此區地震不像典型主震-餘震模式。
通常會先有大量小地震持續發生,然後才可能出現較大地震。
顯示了過去7次在該區域發生的類似地震資料(如1995年、2000年、2003年等)。
有些地震活動只持續短時間,有些則持續數個月。
目前這次的地震數已超過900次,屬於非常高的狀況。
從這些過去資料可以看出,並沒有固定模式,顯示地震可能長時間持續。
🕐 11:00 – 12:00
地震在這個地區的發生模式與其他地區不同,難以預測何時減緩或結束。
記者提問:這次的地震是否與以往有明顯不同的傾向?
回應指出:就數量而言,這次地震為1995年以來最多的一次。
其他的細節尚不明朗,但從次數上可以確定這次是最劇烈的一次。
🕐 12:00 – 13:00
記者提問:吐噶喇列島應該沒有已知的大型斷層,那是否可以排除震度6強或7的大地震可能?
回應:無法完全排除,但目前沒有明確證據指出會發生如此規模的大地震。
多數大型地震是因為板塊間斷層活動所致,目前未發現明確斷層,但仍需有心理準備。
🕐 13:00 – 14:00
有觀測到除了惡石島之外,小寶島也出現了較強的搖晃。
記者詢問原因。
回應:此區域地震次數極高,例如1小時內就可能發生10至20次。
地震發生位置也相對隨機,無法準確指出為何某地搖晃較大,只能說是在活躍區域內隨機發生。
🕐 14:00 – 15:00
記者詢問:這區域屬於火山地帶,是否可能與火山活動有關?
回應:目前無法斷定是否與火山有關。
不能排除火山影響,但也無法明確說與火山無關,仍需地震本部等單位進一步分析。
記者進一步詢問:這次活動是否會影響新岳火山或南海海槽?
回應:目前認為與南海海槽沒有關聯,影響可能性低。
🕐 15:00 – 16:00
朝日電視記者詢問:最近SNS流傳「某日期會發生地震」、「吐噶喇法則」等謠言,官方有什麼看法?
回應:地震預測必須同時滿足「何時、何地、何規模」三條件,但目前科學上尚無法做到這點。
現在的技術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地點與強度。
所以這些特定日期或「吐噶喇地震後會影響其他地區」的說法皆為錯誤資訊,請大家勿輕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