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線新聞】教育局5月底更新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局長蔡若蓮在訪問說課程要持續優化,亦須配合新法例而調整,會用質量並行方法評估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
中小學國安教育課程框架更新後,多個學科中加入國民身份認同等元素,對於如何評估成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除以紙筆考核知識,更著重學生的體會。「坐高鐵去體驗的時候,他可能會『嘩』那種感覺,所以我們會看到從同學和環境的互動、和人的互動這種自然的反應,我們會看到他自己是否從心內有這種對國家的成就的認知和認同。都會有問卷問同學,學校是可以自己和自己去比較。」
有報道指教育局提醒學校參與美國獨立日酒會或觸犯國安法,被問到學校應否避免參加美西方國家舉辦的活動,蔡若蓮說局方有指引,提醒學校安排學生參與校外活動要留意是否與學習有聯繫。「要了解不同的組織者背後,他們組織的活動其實那個目的是甚麼呢?究竟是教學活動,還是一些宣傳推廣活動呢?如果學校真的有一些判斷錯誤的事,我們當然會提醒他們及時糾正,但是如果一般的學習活動的話,我們當然就不會,學校會自己按他的專業去做判斷。」
教育局亦預料未來十年的中小學童將減少一萬人,對於收生不足的學校,合併是其中一個方案。蔡若蓮:「一邊又停辦,一邊又開新學校,對學界的衝擊是會大。所以我們現在在分配這些新校舍的時候,我們都盡量是用重置,所以為什麼要早點跟辦學團體講呢?就是早點計劃,老師人手如果重疊的話,我們會有一個過渡期的安排。」
蔡若蓮又指有些區學生較多,有些區學校學生不足或家長不選擇,要學生跨區均不理想,一個健康的教育生態需要新陳代謝。
https://www.i-cable.com/%e6%96%b0%e8%81%9e%e8%b3%87%e8%a8%8a/364331/%E6%95%99%E5%B1%80%E6%8F%90%E9%86%92%E5%AD%B8%E6%A0%A1%E5%8B%BF%E5%8F%83%E8%88%87%E7%BE%8E%E7%8D%A8%E7%AB%8B%E6%97%A5%E9%85%92%E6%9C%83-%E8%94%A1%E8%8B%A5%E8%93%AE-%E9%A0%88%E4%BA%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