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學校早前接獲教育局「溫馨提示」勿參與美領舉行的美國國慶活動。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回應稱,當局只為回應學校疑惑,認為學校帶學生出席活動時應思考「大原則」,例如活動和教學有否直接關係。(資料圖片)
蔡若蓮接受《明報》、《香港01》、港台等訪問。她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及國安教育是社會之責,亦是學校應有之義,當局不時向學校發出通告,並提供自評檢視表,讓學校在人事管理、採購、學生活動等方面,能夠自我檢視。教育局今年 4 月更新的《國家安全:學校自評檢視表》,列明學校推行活動時應確保活動不涉政治宣傳、不當價值觀等。
蔡若蓮被問教育局曾提示學校切勿隨便參與美領舉辦的美國國慶活動,以防有違反《國安法》及本地法律的風險。她承認當局就此接觸學校,在解釋自評表時「順便提點」,強調不是針對某一類活動,但若與教學無直接關係的活動,校方便需要思考,因為本港出現各種「軟對抗」,有很多不同意見聲音,或是政治力量都存在於香港。
不點名批「教育刺針」
有關學校接獲教育局「溫馨提示」的消息,最早是由社交平台專頁「教育刺針」於 6 月 18 日披露,其後傳媒查詢教育局時,局方在兩次回覆時均沒否認。美領發言人曾指港府「打壓干預」,網上有指事件已升級為「外交風波」。蔡若蓮認為事件被曲解炒作:「我唔知點樣變成一個風波?因為一句網媒說話而變成外交風波,會唔會作大咗呢?」
至於校園是否出現「軟對抗」,她認為沒有出現太多,反而指要注意網絡世界。她舉例,內地交流團早前出現多宗師生腸胃炎個案,她不點名有個別非主流網媒、特別是非在香港的主事人藉此大肆炒作,將事件上綱上線 ,扭曲事實,「講到返內地就好似周圍都食物中毒,又會危險」,向家長暗示勿安排子女參與交流團。翻查資料,「教育刺針」亦曾就內地交流團出現腸胃炎個案的情況發文評論。
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上月 26 日舉行了美國獨立日國慶酒會。港府今年「降格」只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到場任主禮嘉賓。外交部駐港公署政策研究室主任包海斌、前特首曾蔭權、前行會召集人陳智思、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等人均有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