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
梵蒂岡與美國政府近日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各自發聲,展現信仰領袖與政治強人對全球衝突的不同回應。教宗利奧十四世在接見烏克蘭朝聖信眾時,公開表示烏克蘭是「受難的民族」,呼籲世界勿忘在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中苦難的平民;而美國總統川普則在北約高峰會上表達對俄羅斯總統普丁擴張野心的警惕,同時坦承斡旋停火比預期艱難,並提議由教宗擔任和平會議中介,惟遭俄方拒絕。
利奧十四世:信仰不能阻止戰火,但能給予希望
6月28日,教宗利奧十四世在梵蒂岡會見參與禧年朝聖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信眾,致詞中強調:「烏克蘭人民的信仰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生命終將戰勝死亡。」他並指出,數百萬無辜平民、家庭與孩童正遭受佔領軍政權壓迫,呼籲國際社會不要對「囚禁、犧牲與流離失所」視若無睹。
教宗透露,他已親自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丁,懇請其「展現促進和平的姿態」。梵蒂岡聲明表示,教宗強調「對話至關重要」,並願意成為烏俄談判的橋樑。
川普:普丁難以預測 戰爭比想像更難結束
同日,在荷蘭舉行的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川普一反以往簡化戰爭問題的語氣,罕見表示:「這場戰爭,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困難。」他形容普丁「更難對付」,並坦言自己過去承諾「24小時內解決戰爭」的說法帶有諷刺意味。
川普透露,他曾與普丁多次通話,並建議由梵蒂岡主持和平峰會,但俄方拒絕這項提議。川普說:「他(普丁)寧願讓戰事繼續,也不願接受中立的宗教和平仲介。」
儘管川普對普丁保持高警覺,並未對烏克蘭表達無條件支持。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會談雖「關係良好」,但對是否提供愛國者飛彈支援仍未有明確承諾,僅表示「考慮中」。
與前任教宗方濟各相比,利奧十四世對俄烏戰爭的立場更鮮明。方濟各於2022年曾指責「北約在俄羅斯門前吠叫」激化局勢,2024年更建議烏克蘭「鼓起勇氣舉白旗」,引發烏方不滿。相對而言,利奧主張烏克蘭「有權自衛」,並強調「和平不能以犧牲公義為代價」。
在教宗發言當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透過 X(前推特)發文感謝聖座持續關懷。他寫道:「我們需要一場公義的和平,也懇請您協助我們帶回被俄國囚禁的人民。」
川普方面則持續透過社交媒體強調其「外交斡旋角色」,並試圖平衡對烏克蘭的支援與共和黨內保守派反戰聲音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白宮內部消息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考慮未來數週推動「烏俄冷凍停火協議」,但細節尚未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