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須藤製作人表示,當初讀到《章魚嗶的原罪》原作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到底要怎麼動畫化啦!」漫畫本身已經非常完整,內容中也有許多敏感題材,刺激與有趣之間的平衡很危險,尤其當時網路討論熱度高,有些橋段甚至成為迷因。
但他認為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應該是「友情與對話」的故事,而不是只靠衝擊畫面吸睛。須藤製作人指出 : 「我一直覺得,《章魚嗶》其實是一部會讓人走向正面、充滿希望的作品。雖然跟我同時製作的《たべっ子動物》( 一部日本兒童向動畫 ) 風格完全相反,但這兩部作品的核心,其實都是『往幸福前進』的作品。」
被問到為什麼不上電視?須藤也坦承在 TBS 內部也出現過「這真的能做嗎?」的質疑。他認為與其硬是把故事剪成 12 集放進電視動畫格式,不如忠實呈現原作精神,並不是每部作品都適合電視的形式播出。
所以他提出「一開始就以串流為主」的企劃,打破一集幾分鐘的限制,讓每集長度自由調整,也不受「OP/ED 要幾分鐘」這種框架拘束。例如這次動畫的片頭曲由 ano 演唱、片尾曲由 Tele 創作,全部都沒有刻意配合「電視版長度」。他強調:「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這部作品做到最好的呈現。」
https://www.toy-people.com/?p=10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