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國債總額突破36兆美元,市場對於美國債務違約的擔憂日益加劇。 特別是在2025年6月,若美國未能如期償還到期的6.5兆美元國債,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 專家警告,這將對全球股市、債市及匯市造成連鎖反應,甚至可能導致股市市值蒸發超過50%。
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
美國國債長期以來被視為「無風險資產」,是全球銀行、保險公司、央行資產配置的核心。 一旦出現違約,將導致避險資產信心動搖,觸發拋售潮,造成股市重挫、債市流動性緊縮。 分析指出,這次違約風險的影響可能遠超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
美元地位的動搖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建立在對美國信用的信任上。 若美債違約,將動搖全球對美元的信心,資金可能轉向黃金、歐元、人民幣或加密貨幣等其他替代資產。 這將長期削弱美元地位,使發債成本提高,進一步加重美國的財政負擔。
企業與消費者的雙重打擊
違約風險上升將導致市場要求更高的利率來承擔風險,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將上升,連帶拉高企業融資與房貸利率。 企業投資減緩、消費支出下降,經濟增長趨緩。 若美國政府最終透過印鈔來支付債務,也可能導致通膨加劇,甚至出現滯脹。
地緣政治格局的重塑
中國、日本等美國主要債權國已開始減持美債,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美國軍事開支可能被迫削減,全球影響力下降。 此外,若美國政府無法有效解決債務問題,其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將在2025年達到50%以上,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債務違約的風險不僅是國內問題,更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隱憂。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美國債務上限的談判進展,並考慮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 同時,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也需做好應對準備,以防範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