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自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空中打擊,發射367枚無人機與飛彈,攻擊全國超過30座城市與村莊,包括首都基輔。根據官員通報,至少12人喪生,其中包含來自日托米爾北部地區的三名孩童。
對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周日公開批評美國及國際社會對此次攻擊保持沉默。他在Telegram上寫道:「美國的沉默,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沉默,只會助長普丁的膽量。每一次俄羅斯的恐怖攻擊,都是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正當理由。」
這場空襲發生於周六晚間,緊接著前一日無人機攻擊造成四人死亡。同時,俄烏雙方正在進行大型戰俘交換行動的最後階段。
儘管烏克蘭與其盟友積極推動停火協議,但美國政策的轉變仍引發不少不滿。美國總統川普雖多次呼籲結束戰爭,但其政府對俄立場明顯比前任更為軟弱,逐步從支持烏克蘭轉為接受俄羅斯對戰爭的部分說法。
此一政策轉向與拜登政府時期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形成鮮明對比。儘管烏克蘭與歐洲盟邦提出實施30天停火作為結束這場長達三年的戰爭的起點,但川普上週拒絕對未立即停火的俄羅斯施加額外制裁,讓這一努力遭遇挫折。
川普週一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了兩小時通話,據悉已放棄原先堅持的30天停火要求,甚至暗示可能全面退出談判,而這正是他先前承諾「第二任期第一天」便會終結的戰爭。
儘管如此,歐盟與英國上週不顧華盛頓態度,單方面宣布新一輪制裁,鎖定約200艘運輸俄羅斯石油的「影子艦隊」,這是自2022年俄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針對俄羅斯的第17輪制裁。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對國會表示,政府仍會推動一項提案,若和平談判無進展,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者課徵高達500%的關稅。但他也指出,川普認為若現在威脅制裁,俄方將中止談判,而目前仍需透過對話推動和平。
與此同時,俄烏正進行一場名為「1000換1000」的戰俘交換行動,澤倫斯基周日在Telegram上宣布第三階段已完成,並附上身披烏克蘭國旗的返國士兵照片。此次交換是戰爭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特別釋放了大量平民。
不過,這並未帶來戰事的實質緩解。前線戰鬥仍持續約620英里,雙方已有數萬士兵陣亡。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日前表示,待戰俘交換結束後,莫斯科將向基輔遞交一份提出「可持續、長期、全面」和平協議的草案。
儘管川普對此次交換在伊斯坦堡達成協議表示祝賀,基輔方面仍對放鬆對俄壓力保持高度警惕。
「若不持續施壓,什麼都不會改變。俄羅斯及其盟友只會積蓄更多力量,將來在西方國家發動同樣的殺戮。」澤倫斯基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Telegram上如此警告:「只要莫斯科仍有生產武器的能力,它就不會停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