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昨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近日他和一些外國駐港官員或前官員交流,指不少人仍覺得雖然香港過去幾年「咁多變」,但仍然因與內地制度不同扮演關鍵角色,不過非常關心香港的財政狀況和法治情況;曾俊華拍,他認為與其「大搞旅遊業」,不如將精力投放在商貿物流及金融業。
「有時我都唔係好明,香港有啲自身獨特嘅優勢,其實都顯然而見,偏偏就冇好好加以利用,真係極之『嘥料』。」

好問題!「無處不旅遊」同「處處是旅遊」雖然都係形容旅遊無處不在,但兩者語感上有少少唔同,我幫你分析清楚啲:唔好浪費網絡資源喺啲垃圾
⸻
1. 無處不旅遊
• 語法結構:典型嘅「無處不 + 動詞」格式,屬於中文嘅強調句式(雙重否定變強肯定)。
• 語氣:較強烈、有哲理味道,通常用嚟表達一種對生活的感悟或人生觀。
• 意思:冇一個地方唔可以用嚟旅遊,即係任何地方都值得遊歷。
• 感覺:有啲抽象,好似話「生活本身就係一場旅行」。
例子:
自從我學識欣賞身邊事物之後,發現無處不旅遊。
⸻
2. 處處是旅遊
• 語法結構:「處處是 + 名詞」,係一個比喻式句子,語氣平和啲。
• 語氣:比較口語化,帶少少文藝/抒情感。
• 意思:每一個地方都可以視為旅遊場所。
• 感覺:比「無處不旅遊」稍微具象啲,講緊真實空間上都可以係旅遊地點。
例子:
只要你有發現美嘅眼睛,處處是旅遊,處處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