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不同角落,國家機器本應守護公民安全與法治尊嚴,然而近來連串震驚國際社會的事件卻揭示,執法者以「維安」之名施以酷刑、虐待與非法打壓,踐踏人權底線,引起廣泛譴責與反思。
烏克蘭記者被囚虐死,俄軍酷刑殘忍滅絕人性
年僅27歲的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Viktoriia Roshchyna)在深入俄軍佔領區調查酷刑與黑牢時,被俄方拘禁、酷刑折磨至死,遺體於2024年2月交還烏方時,已無明確身份標示。法醫檢查證實,她曾遭剃頭、電擊、毆打,眼睛、大腦與喉頭被摘除,身上傷痕累累,體重一度暴跌至30公斤。她的死亡不僅是一樁個體悲劇,更象徵新聞自由與人道尊嚴的慘烈犧牲。
以軍被曝性侵與虐囚,UN官員:受害者寧願死亡
以色列軍方亦因在斯德泰曼拘留所性侵巴勒斯坦男性囚犯的影片曝光而受到國際震驚。該囚犯被多名士兵在盾牌後輪暴,隨後因直腸重傷送醫。儘管以軍拘捕了5名涉案士兵,但官方否認拘留所存在系統性虐待。然而,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證實,自2023年10月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超過50名人道救援工作者遭以軍拘留並施以酷刑,包括剝奪睡眠、毆打、羞辱、甚至被用作人盾。部分受害者坦言曾「希望死亡終結噩夢」。
美國移民局錯誤突襲公民家庭,少女面臨深夜驚恐
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無查明事實情況下,突襲一戶美國公民家庭。夜半20名武裝人員破門而入,母親與三名女兒在無警示情況下遭突襲搜查,財物遭沒收,拖出屋外淋雨,在男性面前脫衣,心理創傷深遠。事後多個聯邦機構推諉責任,無一願意承認參與,引發社會對移民執法程序正當性的強烈質疑。
香港警暴失控,地鐵淪殺戮戰場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警方過度執法早已飽受批評。尤其在8月11日,警方在多個地鐵站施放催淚瓦斯、近距離發射布袋彈並追打示威者,甚至在地鐵手扶梯推倒民眾,造成重傷。更有女性遭布袋彈擊中眼部導致毀容。警察喬裝示威者混入遊行現場,任意抓捕並施以暴力,手段堪比武裝鎮壓。此等濫權行徑,早已模糊「執法」與「施暴」界線。
譴責人權踐踏
在上述事件中,有部分人主張「執法不需講人道」,甚至將酷刑與羞辱合理化為「必要手段」,去確認對方沒有武器。然而,真正的法治精神建立於尊重個體尊嚴之上。否則,任何國家的執法者都可能成為製造暴力與恐懼的機器,而非正義的守護者。
執法不應與人道脫節。當國家機器濫用權力、踐踏尊嚴,就不再是維護秩序,而是壓迫真相與正義。從烏克蘭記者之死、巴勒斯坦人遭性侵、平民家庭被誤襲、到香港市民眼盲血流,這些事件無一不證明:一旦失去人性底線,法治將變成恐懼的外衣。
真正的秩序,建立在對公民的尊嚴保障。國際社會應對任何形式的國家暴力與制度性迫害保持零容忍,並共同捍衛人權的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