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察今日發表的新一份研究簡報發現,鑒於大學畢業生的薪酬比沒有大學學歷者的高,給予BNO簽證持有人本地生學費資格可以為英國稅務海關總署(HMRC)帶來數十億英鎊的額外收入。
根據現行政策,居住在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年輕BNO港人在獲得定居身分之前並不享有英國大學本地生學費資格。高昂的國際生學費令香港年輕人無法入讀大學,以標準三年制課程計算,學費和生活費總值超過130,000英鎊。因此,許多BNO港人家庭無力負擔大學學費,學子大學止步。
另外,內政部在5月12日發表新一份白皮書《Restoring Control over the Immigration System》,其中提出將無限期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的標準居住要求延長至十年。這可能意味着年輕BNO港人必須等待十年才能以本地生學費資格就讀大學。
向已在英國居滿三年的BNO港人提供本地生學費資格不但可以糾正這個問題,還可以為英國大學教育界以至英國經濟帶來財政效益。香港監察研究發現,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收入較高意味着在受影響BNO港人的工作生涯期間,英國政府將額外獲得17.4億英鎊稅收。
由於許多BNO港人目前無力支付大學學費,因此他們沒有入讀大學,沒有向高等教育體系繳交學費。容許BNO港人獲得本地生學費資格將減輕財政負擔,增加BNO港人入讀大學的人數,繼而為英國大學帶來額外收入。另外,由於BNO港人在獲得定居身分之前仍不符合資格申請學生貸款,此舉不會對學生貸款制度造成額外負擔。
發表這份新研究簡報之際,多位國會議員亦呼籲政府給予BNO港人本地生學費資格,同時就上述白皮書對BNO簽證途徑的潛在影響提出憂慮。
香港監察資深研究及政策顧問Thomas Benson表示:
「許多BNO家庭根本無力支付高昂的國際生學費。18歲的BNO學生現在收到英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卻不知道他們是否需要等待五年,甚至十年,才能以本地生資格入讀大學。
給予BNO本地生學費資格不但是道義上的選擇,也是正確的經濟決策。此舉能讓這些學生追求自己的職業抱負,賺取更高的收入,貢獻更多稅收,並促進英國GDP增長。我們促請政府效法蘇格蘭的做法,向已在英國居滿三年的BNO港人提供本地生學費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