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開始
原哲夫在創作北斗之拳時受到大友克洋、法蘭克·法拉捷特(Frank Frazetta)、席德·米德(Syd Mead)、尼爾·亞當斯(Neal Adams)等人的影響,並在堀江信彥的指示下觀賞「衝鋒飛車隊2(Mad Max 2)」、「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突變第三型(The Thing)」、及1982年的卡通「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作為參考。因堀江信彥手上尚有其他漫畫家需負責,原哲夫的細膩寫實畫風又極端耗時以致分身乏術,勢必得延聘一名漫畫原作者構思劇本,最先是找上原哲夫在「劇畫村塾」的師兄狩撫麻禮,並被迫放棄北斗之拳改畫其他題材,所幸狩撫麻禮覺得成品不如預期退出,團隊遂重啟北斗之拳計劃並委由武論尊出任原作[5][6]。
創作期間一切均由堀江信彥居間聯繫掌控,武論尊將故事原稿交給堀江審查,堀江認可後再交由原哲夫繪製[7],武論尊和原哲夫基本上一年只在公司尾牙之類的場合見一、兩次面[8]。原哲夫會在武論尊預留的自由發揮空間內適時添加搞笑情節,但不會更動故事大綱[9]。
武論尊接手後覺得堀江信彥想出的經絡秘孔和「你已經死了」這兩個點子非常有趣,本來打算連同時代背景一併沿用,讓拳四郎成為逃出少年監獄在現代社會行俠仗義的英雄。但寫了兩篇原稿後直覺此種時空背景將使故事發展受限,因此廢棄已完成的兩篇稿件,將時空背景改為衝鋒飛車隊那種無法無天的核戰後世界[10]。而在構思經絡秘孔的名稱與效用時是參考針灸師父用的穴道書籍與漢和字典,把艱澀的字詞湊在一起像樣便是[9][11]。
1983年的漫畫界以愛情喜劇題材當道,一度讓週刊少年JUMP銷量跌破300萬本。北斗之拳開始連載後一炮而紅,不但力壓來勢洶洶的週刊少年Sunday,並在1984年時銷量突破400萬本,因此這部作品可謂週刊少年JUMP的救世主[12]。不過大受歡迎的第一話有個著名的漏洞—最後一幕拳四郎走向荒野時,原哲夫漏畫了胸前的七星傷痕[13]。
迫於週刊少年JUMP的連載必須週週維持高人氣否則會被毫不留情地腰斬的龐大壓力,在整個連載過程中武論尊都只有構思當週情節,連預先著想下週橋段之餘裕皆無,遑論中長期故事走向。埋伏筆亦是僅憑靈感任意為之,之後再想理由圓回來,拳四郎胸口的七星傷痕、有個女朋友尤莉亞、北斗四兄弟等等設定皆是如此[14][9],尤莉亞復活是武論尊在編輯部壓力下被迫埋下的例外長期伏筆[5]。
連載開始的第一話開局成功後,武論尊和堀江信彥就接下來的走向苦惱,重點在於如何解釋拳四郎在荒野中持續旅行的原因,幾經爭辯及重寫後才完成了誓死保護種子老人的故事[15],而武論尊此時想出拳四郎之所以四處漂泊的原因是為了奪回愛侶,於是才出現南斗聖拳希恩和尤莉亞這兩個角色。拳四郎胸前的七星傷痕一開始只是為了耍帥好看以及讓讀者易於辨認,根本沒考慮過是怎麼弄傷的[16][17],此時也順手推舟地將其歸因於希恩的辣手行兇[11]。
希恩死後故事進行了一陣懲兇罰惡的橋段,然後藉由北斗三徒傑基的出場帶出北斗四兄弟的設定,成功地將故事路線轉換至北斗之拳同門互鬥,直至拳王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