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13/ta2020529.htm
學者發現,粵語擁有不少古代嶺南百越民族語言的成分,這些民族是今日的黎、壯、僮、瑤、畲、苗等族。筆者記得負責泰北苗語瑤語聖經翻譯,聽譯者閱讀這些語言時,驚聞很多聲調和用詞竟然多麼近似廣東話!換句話說,廣東話和嶺南少數民族語言,比和北方漢語,更加相近。
筆者再去求證,果然發現專家也承認,粵語有些句法與少數民族語言一致,反而有異於標準漢語。例如廣東話後置修飾詞,說「食飯先、食快啲、畀晒佢、肥得滯、高過頭」,有異於漢語的「先吃飯、快點吃、全給他、太膩了、太高」,反而與壯僮語相同。粵語還有一些使用頻率高的核心詞彙,例如表示「這」的「呢」音,壯僮苗瑤語也有這個相同的字;還有「痕」(癢)、「冧」(倒塌)、「揼」(跺腳)、「擙」(搖晃)等,都與壯語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