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蘇富比拍賣行資料,這些在1898年於印度北部比普羅瓦出土的珠寶,在當時被發現連同與佛陀遺骨一同長眠地下,也是佛教徒眼中的聖物,被鑒定源自約公元前240至200年,而當時正值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
這批珠寶自發掘後被供奉於泰國的曼谷金山寺、緬甸的仰光大金寺與斯里蘭卡各處,而其中部份由當時負責考古工作的英國人William Claxton Peppé保留,他們家族將這些珠寶代代相傳,而他的後人Chris Peppé做出拍賣決定。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 Ashley Thompson 指,這些佛寶並非一般古物,而是與釋迦牟尼遺骨合葬的聖物,原意為永久合藏,現今拍賣將之分拆出售,是對歷史與宗教價值的破壞。佛教領袖 Mahinda Deegalle形容整個拍賣是「侮辱佛陀」的行為。
但報道指Chris持不同意見,他指自己走訪眾多寺廟,沒有佛教徒將這些珠寶視為「聖人遺體(corporeal relics,即佛教中的肉身佛,肉身舍利)」
(編按:在佛教中,肉身舍利是指佛陀釋迦牟尼或高僧圓寂後,遺體未腐壞或經火化後形成的特殊物質,通常被佛教徒視為聖物。)
Chris還補充自己與家人曾考慮將珠寶捐贈,但經思量後決定拿去拍賣,不過報道未提及他改變主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