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道德發展史 自我定義→一神教(包括佛教)→集體利弊理性→人權 新改變針對上一個定義所產問題 目前去到人權的問題這階段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 回覆
1 Like 4 Dislike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5-04 19:22:57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e-hui-guan-ce-128022314

之前文章談道德的發展,講過道德的發展歷史。是從上古時代由自我定義,以知行合一為標準;去到一神教由神權去定義,以聖賢的教條為標準;然後再去到近代以理性定義,以對集體的利益為標準;而蘇聯解體後則走向以「人權」定義,以保障個人權利為出發點。

我們可以看到道德定義方式的改變,都是源自上一個主流定義會帶來的問題。如果人類單純只是像阿里士多德那時代一樣敢作敢為,認為是對的就去做,那麼就會出一堆隨意殺人任意妄為的傢伙,古代的英雄在我們看來根本就是罪犯與惡徒。

然後去到一神教所定義的道德,使人類有了一些集體遵守的道德;而且這種道德也行之有效了多年,證明他是非常有效的,那他的缺點是甚麼呢?大家可能會認為這是會被宗教權威騎劫扭曲,但這其實並不是一神教獨有的缺點,基本上所有道德都會被扭曲。哪怕是之後不是一神教的理念都是被扭曲的,例如民主法治自由這些就是經常的受害者。

一神教真正的問題,是在於「僵化」,一神教的正確性源自神聖性。而神聖性則源自與源頭越近,即神的話語是絕對的,然後是先知們,之後就是神職權威,再之後就是越古老越正確,這意味著一神教有崇古的傾向。

你可以看到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前古代所產生的改革,經常都有一個主題,就是「復古」,不論是王莽回復古制,或者是馬丁路德因為發現了聖經的翻譯錯誤,而引發了宗教改革。一神教很容易導致一種結論:現世的腐敗與壞事,是因為人類的偏離了信仰,所以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回歸到越接近初衷越好。教條的神聖性,隨著時間而增加,百年的教條神聖,千年的教條更神聖。

但這些教條往往是依創立時的社會與認知而設計的,而社會卻是不斷進步的,因此道德與教條往往無法適應社會與技術的演化,而產生很多灰色地帶,以及不合時宜的死教條。比方說,你很難在科學時代再堅持地球是四千年前創造出來的;古代的貞節與反對婚前性行為與堅決反對墮胎,對於現代社會有很多問題;如果人類因為大災變而男性大量減少,一夫一妻制就可能有被改變的必要。

只是再不合時宜,一神教的教條卻是非常非常難動搖的,光是地球繞著太陽轉與否這件事,已導致大量的血腥結果;因為沒有人有權修改神與先知留下的教條,哪怕你是教宗也不容易。各種歧視也被刻在教條裡,例如提摩太書「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她轄管男人,只要沉靜」的說法,舊約主張不聽話的兒子要被石頭打死。很明顯的這些道德既不合時宜,也沒有辦法在現實中實行,一神教帶來了道德,但他的道德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所以這踏入了我們的時代,也就是「理性」的時代,道德的存在不再是因為權威,而是因為能夠解釋對社會與個人的好處。人類才能夠透過檢驗那些好處是否存在,而創造或放棄某些道德。即是說,墮胎合理嗎?如果是一神教中,主動殺害神聖的胎兒絕對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若考慮到人口問題導致的資源不足,以及未準備好的父母,只會帶來不幸的家庭,那權衡一下這件事還是可以討厭的,墮胎可以是道德的。

倒過來說,本來道德的事情也可能會變成不道德。各種一神教事實上多容許迫害異教,約翰福音就寫過可以燒那些不信的人。殺死同性戀者是道德的,這些現在都變成不道德的行為。理性使人類重新掌握回道德的定義權,而不再交付被稱為「神」但實際上是經書上文字的死教條。而我們活在這時代之中,正如一神教有多種,理性時代則產生了「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實際上就是理性時代的信仰,共產主義甚麼的大家都聽得很多了。

我們還活在理性時代,或者至少他未完結,但是他的問題我們就已經看到了:那就是殘酷。

理性時代主導道德的力量,就是對人類,文明,社會有利。理性時代道德的基礎,就是我們相信做對集體有利的事情,才會嘉惠每一個人。我們要守法不能為所欲為,所以別人才不能對我們為欲所為;我們要民主尊重他人的意見,換取自己的意見被尊重;我們要不侵犯別人的自由,我們的自由才不會被剝奪;人類要對社會盡義務,去換取權利;這一切都是無可厚非的大道理不是嗎?單獨起來都沒甚麼能反駁的,但實行起來卻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因為他出現一個邏輯結果,那就是「為了多數人,犧牲少數人」,邊沁的功利主義就直接講出犧牲一人救五人是道德的;民主主義的多數決本身就是為了壓倒少數人的意見;集體的利益是至高無上也是絕對的,而且實證上集體主義的國策往往就使國家更強大,這有甚麼問題嗎?其實一直都沒有,富國強兵都是源自集體主義,直至去到二十世紀。

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集體主義的極盛期,大規模的徵兵制,總體戰,誕生各種極權政體,一黨專政,法西斯主義,極端地犧牲個人成就集體。而這最終卻沒有帶來人類的幸福,反而是出現空前的殘酷行為,並引爆了史無前例規模的兩次世界大戰,集中營,強迫勞改。這段歷史我們也很熟悉了,無疑二十世紀的前半部歷史,是「社會集體利益」被過度重視也會引致惡果。單純用理性推論出來的正確實現起來,卻會走向人類想像不到的結果。

所以才有了現在這一步,就是「人人平等,尊重全人類個人權利」的時代,也就是聯合國憲章的戰後時代。

理性時代認為集體的利益,超越人類個人的利害,覺得一切都是苦口良藥,就算承受者說是痛苦也只是因為他們不夠理性去理解這是好事,才會導致殘酷地無視個人的意見;同時,戰爭的起源多是理性的選擇,悲慘世界裡的尚萬強的姐姐孩子快餓死,去搶別人的食物維持自己與家人的生存是道德的。

但是這發展到最後,就是因為資源不足而貧窮的經濟體,發動戰爭去搶奪資源也是道德而理性的不是嗎?發動戰爭的國家都有合乎理性的理由,大日本帝國為何進攻東南亞?因為需要橡膠與石油,那為何攻擊美國?因為美國會阻止自己發動東南亞的戰爭。理性也可以十分危險。每件事拆開來看都是理性的,加起來卻能令人類理性地自我毀滅。

理性者非常重視事身的因果,有將事物看成機械的傾向,他們把社會看成機械,文明看成機械,人類也看成機械,對,我說的就是讀者們,會看這種文章看到這一段都沒關掉的人,對理性的肯定程度肯定是不低的,往往相信事情的機理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國流行說的「底層邏輯」。但合理的東西不等於是人類想要的結果,博奕中敢於玉石俱焚才是正確的,但再來一次世界大戰以及核戰對大部份人類而言卻是不幸,而且人類的力量恐怕已足以摧毀文明。

引入「人權」就是為了限制各種理性引致的問題,為何必須保障全人類有沒有工作都要有飯吃?有地方住?那就是不讓理性地為了生存,而進行搶掠與發動戰爭;為何必須保障監獄與被審判的人權?那是為了讓人類較容易被捕被管制,而不會像是水滸傳一樣因為不信任司康,光是逃避被捕就落草為寇;為何要有難民法以及對貧窮戰亂國家進行人道支援?因為不想他們輸出大量失控人口,疾病與擴大戰爭。

人權的存在,使人類不必理性地做惡行,盡可能的消除人類必須犯罪與戰爭的理由。有了人權之後,悲慘世界的故事就不會再發生,因為尚萬強的姊姊孩子會得到救濟而沒有餓死的危機,那尚萬強也不必去偷麵包而入獄十九年;大日本帝國也不用再發動戰爭,農村孩子們不需要去當關東軍就是為了吃飽飯,全世界的人們也不用支持甚麼法西斯政權,只是因為法西斯政權肯給他們餐桌上有「麵包與黃油」。

之前有說過理性的道德建立在富裕之上,富裕的時候理性者是道德的,但當資源貧乏面對存亡問題時,人類理性而言卻是有必要為惡,為求自己親友家族國家的生存可以不擇手段。人權時代就是針對理性時代這個問題,消除「必要之惡」,總之,你一定不會再生存(人權)問題,全人類也要保障其他人不會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需要飢餓,沒有人要被酷刑,沒有人會凍死,沒有人一定要露宿,如此,沒有惡是必要的。

理性並沒有消失,只是理性被設下了一條紅線,那就是人權,侵犯人權的理性決策不被視為道德。你不能說為了打贏一場戰爭,所以像成吉思汗一樣進行屠城,以恐懼加速敵人的投降。這是理性的,依照克勞維瓷的戰爭論,其實屠一城降十城也是道德的,只是在我們的時代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但人權時代就沒有問題嗎?其實我們已立即看到問題了。

人權時代有兩大問題,首先是人權本身並不是固定的,我們不會再犯一神論的錯誤,人權的定義是可以擴張的。但是甚麼是人權,甚麼不是呢?這就有很大的空間了,每年都有人將更多的東西塞入人權內,移民的權利算不算人權?使用網絡的權利算不算人權?盜版的權利算不算人權?私隱權肖像權這些都是新的東西都被引入。

人權不斷擴張不好嗎?問題在於「人權的成本」。基本下,維護人權是需要成本的,比方說我們說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吃飽(不一定好吃),實行起來,就是我們要有能力安全把糧食運到戰區,並派給平民,這又涉及需要有當地軍閥不能抵抗的海軍,以及保護救濟人員的軍隊(即維持和平部隊),這些涉及不低的成本。讓每人都有乾淨水,能源,住所,這些也一樣是成本,然後你也發現美國之所以是「人權大國」可不是單純意識形態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其他國家可以負擔得起這樣的人權成本。

人權的定義不斷擴張的話,這種成本就必然會更高的。比方說,兒童在成長期就有選擇性別的權利,還可以變性呢?先不講大家是否同意,這的確就有額外成本。如果我們認同人類有選擇性別的權利,如同吃飯的權利,是否要提供官方的變性補助?

這種成本也不僅是錢,因為公共所給予的權利,實際上還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付出與義務上的。以變性為例,我們接受了人可以選擇性別之後,就會出現以下的問題:那麼變性後的人,在參與體育上是否就可以參與另一組別,例如變性後的男人就是女人,是否該參與女子組?是否使用女廁與女子更衣室?這可以看出,他的權利成本是由女性承受的。

故此,人權是建立在強迫另外一些人的付出上。結果形成了一種現象,成功爭取了一種權利之後必然是全民買單的,最後的結果反而那些沒甚麼意見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5-04 19:31:56
故此,人權是建立在強迫另外一些人的付出上。結果形成了一種現象,成功爭取了一種權利之後必然是全民買單的,最後的結果反而那些沒甚麼意見,比較平凡的人,甚麼權利都沒爭取到反而要為各種權利買單。而最極端的情況是犧牲了別人更基本的人權,即生命權,安全權,甚至被性侵犯,例如收容難民反而被難民殺害這種情況,就越來越多。

因為人權先天有一個矛盾,那就是人權是「無條件」的,你生為人就有人權。對於不維持他人人權的人,我們也要給予人權,他們卻不會參與維護人權。變態殺人狂以十分殘酷的方式虐待了對象,但我們也只能把他拘捕,交給司法裁判,最後通常也只是終身監禁,他還是能過著有人權的生活,就算死刑也只能用人道而非殘酷的方式。再壞的人的人權也是無條件的。

受害者的人權在哪了?受遺憾地,沒有。加害者的人權呢?維護卻是無條件的。一神教至少要求你相信神,理性則是你必須為了集體,但人權時代你甚麼都不需要,只要你沒有被墮胎,你是再糟糕的人還是有所有權利。

那人權是否可以變得有條件?這是個很爭議性的議題,但通常我們把「有條件的人權」視之為人權倒退,甚至是違反人權,畢竟這即是回到聯合國憲章前的時代。世界人權宣言就講明是不可剝奪的,就是不想人權可以議價,因為一旦可以議價,可以剝奪,那人權就失去意義。

至於為維護人權而負責的人,會得到甚麼嗎?其實甚麼都得不到,人權是無條件的,而維護別人人權也是為無條件的,別人甚至不用感謝你。在中世紀,一條村莊收留沒有飯吃的過客,是該村莊對那人有恩,但是在現代社會收容難民,卻被視為難民的人權。即使負擔起成本的是該國家的國民也不會被視為有甚麼恩德,甚至難民們倒過來搶奪該國的政權引入戰爭,被難民引入戰爭的黎巴嫩就是好例子。

你給予所有人人權,但「所有人」卻有很大的一部份,對於人權是沒有認同也沒有認知,反而把給予自己的人權當成協助殘害他人的工具或武器時。你要怎樣辦呢?人權時代的矛盾,在於他對於「不信者」毫無辦法,結果出現你包容他的宗教,他卻覺得你的女性是次等人類可以任意性侵犯,這種無法調整的矛盾。不相信人權也是一種人權,只要你不相信你無法制止他去做各種侵犯人權的行為。

正因為忽視代價,所以人權才會這麼快不斷擴張,因為提議的人基本上完全無視這些權利會帶來的代價與風險。比方說自由旅行的權利,會導致更多的越境犯罪的問題,往往直接被無視。大家只談權利的好處,以及伸張人類為何該有這權利,但是很少人談及維護這些權利的代價,以及由誰去付出這些代價,最終買單的通常就是沉默的大部份平凡人。

人權時代的無條件特質,鼓勵濫用權利的人,打擊維護他人權利的人。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人放棄責任,只講權利,而如果負責任的人越來越少,人權時代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無法維持而自我崩潰,畢竟誰都不把糧食運去戰區,你說人人都飯吃是人權都只是空言。就像烏克蘭陷入戰爭,而沒有強權武力介入的話,甚麼主權國家邊界,甚麼世界和平,都只是空言。

而我們目前去到這地步。




Edward Fok:
我諗起幾年前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指年青人點樣付出去換民主但被藍絲笑,我當時已經覺得最後年青人只會係社會被當一個可以被犧牲的犧牲品,就算為民主當初犧牲的人都可以係被冷嘲熱諷。你去睇民主制度其實係一個集體負責制度

Cheng Lap:
如果全體堅持不肯負責,或者不需要負責,在我看民主就會直接不成立/無法運作/瓦解。


BYN WONG:
我以前也認為一個講人權的時代是好的時代,因為預設了對方會在得到權利後安份守己、互相尊重。正如,你得到了別人給予你的好處,最基本的是你該感恩和聽話,而不是再製造問題。

所以難民在得到保護的同時也應該尊重該國法律、殺人犯被「善待」後會改過自身⋯⋯
而我認為人權時代之所以沒有強調「責任」和「義務」,也是基於這種預設

我那些更大愛的同學甚至真誠地相信,愛和更多的權利能減少權利被濫用的情況,社會會變得更好和更友善。而從來也沒有怎麼想過,或體會不到成本的問題,因為他們日後不是混NGO,就是體制內的工作

事實上這些想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大部分人就是繼續濫用權利😅

Cheng Lap:
講人權時代的確是好與進步的,我們很多人如果不是人權的話,可能現在就是盜賊或者難民了。畢竟不是人權的話,現代那個有公屋的香港就不會存在。只是我覺得完全無視付出成本的是誰這件事,肯定是一個問題。


Chapman LAM:
“對於「不信者」毫無辦法”正正就是令很多熱心的人灰心甚至政治立場轉右的原因

Cheng Lap:
在西方自己一開始就矛盾,提供信仰自由,但是禁止納粹。納粹的確很危險並反人權。但是納粹並不是唯一反人權的思想,應該說,除了西方的普世價值外,幾乎所有思想都有反人權的特質。但基於信仰自由又不能反對。


Cheng Lap:
另外把成本放在人權上,其實也是一種進步,因為過去一樣是把成本花在祭神,宗教儀式上,至少人權比宗教儀式更有現實的幫助。只是人權面對的問題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善行反而會導致助惡。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