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
全球氣候變化持續引發關注,南極洲的冰蓋變化一直是科學家密切監測的焦點。然而,一項最新的研究卻帶來了令人驚訝的消息。根據《中國科學:地球科學》期刊本週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冰蓋質量損失後,南極洲的冰蓋竟然開始重新增長,至少在目前看來是這樣。
這份由同濟大學等多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分析了來自重力恢復與氣候實驗(GRACE)和後續實驗(GRACE-FO)衛星的重力測量數據。這些數據能夠精確地探測地球重力場的微小變化,從而反映出冰蓋質量的增減。
研究結果顯示,在2011年至2020年間,南極洲冰蓋平均每年損失約1420億噸的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2021年至2023年間,這一趨勢發生了逆轉,南極洲冰蓋竟然以每年約1080億噸的速度增長,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
據估計,這種冰蓋的增長在同期內暫時抵消了全球海平面上升約0.3毫米。
東南極洲關鍵冰川盆地變化最為顯著
研究特別指出,冰蓋增長最顯著的區域位於東南極洲的威爾克斯地(Wilkes Land)和瑪麗皇后地(Queen Mary Land),其中包括了托滕冰川(Totten Glacier)、丹曼冰川(Denman Glacier)、莫斯科大學冰川(Moscow University Glacier)以及文森灣冰川(Vincennes Bay Glacier)等主要的冰川盆地。這些冰川在2011年至2020年間,由於地表融化加速和冰流速度加快等因素,冰蓋質量流失的速度不斷加快。但現在看來,它們的質量已經出現了部分恢復。
科學家警告:增長或為短期現象
儘管南極洲冰蓋的增長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帶來了一絲希望,但科學家們同時也警告稱,這種轉變並不意味著氣候危機已經結束。研究人員認為,這次冰蓋質量的增加很可能與異常的降水模式有關,而這種模式可能只是暫時性的。
後續影響仍待觀察
南極洲冰蓋蘊藏著全球超過一半的淡水資源。在過去數十年中,它與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以及海洋熱膨脹一起,成為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次南極洲冰蓋的重新增長既令人驚訝,也提醒著人們極地地區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是多麼的動態和敏感。如果類似的氣候條件持續下去,可能會在短期內改變人們對海平面上升的預測。然而,大多數科學家強調,除非有更大的氣候趨勢作為支撐,否則這種冰蓋增長很可能只是暫時的現象,未來的變化仍需密切關注。
原文報導: https://www.ktvu.com/news/antarctica-ice-sheet-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