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下跌,影響身家的九種狀態分析
扮大人
15 回覆
3 Like
4 Dislike
扮大人
2025-05-02 19:13:53
之前成日話香港樓貴,政府順應民意就搞咗一大堆呼吸plan協助市民上車,結果呢班買家今日變哂苦主,即使唔係靠呼吸plan,好多人副身家大部分都綁住咗喺層自住樓上面,如果樓市下跌,會嚴重影響自己身家,從而影響消費意欲,心理健康及家庭和諧。
既然影響咁大,我嘗試上網搵吓有冇人分析過自住樓淨值與身家的關係,發覺大部分人都假設兩個數值俱為正數,呢種假設在今時今日呢個環境已經不夠用,所以我就自己補加咗其他狀態以作較全面分析。
不說不知,原來自住樓宇淨值和個人淨資產的不同狀態,一共可產生九種組合,不知大家屬邊種?
定義1:自住樓宇淨值 = 單位市值減按揭未償還金額,包括二按
定義2:淨資產 = 總資產減總負債
扮大人
2025-05-02 19:36:54
第一類型:全軍覆沒型
特色:自住樓負資產,同時個人其他地方亦負債累累,例如自住樓市值5百萬,欠樓按6百萬,同時生意失敗欠下1百萬街數,或賭到要借幾十萬大耳窿,或投資商業樓結果又係負資產。
下場:冇得救啦,不過起碼有人陪,自住樓負資產,有銀行陪你壞賬,賭債有大耳窿陪你輸
估計香港負資產人士之中,有1成為全軍覆沒型
扮大人
2025-05-02 19:45:44
第二類型:擔沙填海型
特色:自住樓負資產,同時有小量其他積蓄,但遠遠不足以填補負資產的穹洞,當樓市持續下跌,負資產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呢類型人可能會好努力工作,增加收入,同時減少支出,意圖擺脫負資產狀況。
估計負資產人士當中有4成人屬擔沙填海型。
扮大人
2025-05-02 19:55:51
第3類型:孤注一擲型
特色:全副身家放在自住樓宇上,但樓宇已成負資產。
呢類人士的心理狀態會很差,畢竟之前辛苦儲落的首期已經全部蒸發,反而成為淨負債人士,現在會很後悔當日衝動買樓。
第3型人士,收入穩定的話一段時間後或可改善成為第2型。
估計負資產人士有3成屬孤注一擲型。
扮大人
2025-05-02 20:07:49
第4型:蝕得起呀,吹咩
自住樓負資產,但其他積蓄足夠,蝕得起,只要變賣其他資產,足以清除自住樓負資產狀態。
估計只有2成負資產人士屬於蝕得起類型,因為如果其他資產足夠,起初就唔會做咁高成數按揭 ,咁就唔會咁易負資產。
負資產一共有以上四種經濟狀態。
扮大人
2025-05-03 07:02:34
第5型,孤注一擲型
(第3型改叫作一舖清袋型)
同第3型類似,同樣係瞓身將所有身家放在自住樓宇上。不過比第3型好少少,起碼樓宇叫做唔係負資產。
依目前樓價,自己身家已經縮水一大截,目下有兩條出路,一係放樓止蝕,不過會從新變成無殼蝸牛,心理呢關會好難過,仍一條出路係置諸不理,反正自住驚閪。
估計此類型人士佔自住樓正資產人士之比例低於一成,因為此類型人士大部分為年輕上車客,佔整體市場分額不高。
扮大人
2025-05-03 07:22:08
但如樓價繼續下跌,第5型會演化為第3型,即孤注一擲變成一舖清袋。
第6型:傾家蕩產型
特色:自住樓宇正資產,但有大量其他負債,整體資不抵債
例子:大把所謂資深物業投資者,就係呢種狀態。低息環境加上樓市上升時,呢d投資者用高槓桿大量入貨,手頭上100億(高峰期市值)大支商業物業借足5成,今時今日大支商業物業要跌六成先有人肯接貨,賣完商業物業尚欠銀行10億。往往呢d商業物業貸款須要股東個人擔保,咁即係銀行會要求擔保人補差價。假設擔保人自住物業值1億,即使無按揭,賣完自住樓都唔夠,所以用傾家蕩產來形容。
好境時,呢d資深物業投資者個個幾十億甚至過百億身家,打開報紙日日會見到呢d咩咩大王的名字,今時今日全部技術上破產,落差極大。
扮大人
2025-05-03 07:33:54
第6 型估計佔比極低。
以下係第7 型,家道中落型,估計佔比亦不高。
特色係自住樓正資產,但因為生意失敗,爛賭,投資失誤,誤墮騙局,家人連累等種種原因,要沽售自住樓宇還債,可幸的是賣完樓的錢足以把債務還清,不過日後要大屋搬細屋,例如由住2000萬自住樓變成租3 萬一個月,要賣車賣遊艇,仔女要由私校轉讀津校,展現家道中落。由奢入儉難呀。
扮大人
2025-05-03 08:04:42
第8型,高槓桿型
特色:樓宇為正資產,但因樓價下跌,原本的低/中槓桿按揭已經惡化成為高槓桿按揭。個人其他財務狀況目前正常,但如樓價持續往下,自住樓會變成資不抵債,第8型起初會變成第4型(蝕得起,吹咩),但如槓桿比率實在太高,會有機會再惡化成第2型(擔沙填海),個人其他積蓄不足以抵消自住樓的淨債務。若果個人其他經濟狀況同時惡化,則有機會再下沉至第1型(全軍覆沒)。
例子:早幾年賣入7百萬樓自住,借7成。最新樓價已跌至5百萬,供款欠款尚餘450萬,同時個人有股票投資70萬。原本7成按揭已經被動地惡化到9成。如果樓價再跌到4百萬,自住樓變成負資產,不過蝕得起,但好快會變成蝕唔起。
扮大人
2025-05-03 08:10:58
第8 型人士估計佔正資產人士兩成左右。
餘下為第9型,低槓桿型,估計大部分自住物業人士都係第9 型,因為之前有報導講香港7成樓冇按揭。
低槓桿固然可以好有錢,但亦可以不外如是(自置公屋),甚至要攞生果金。但如樓市惡化,有部分人會流入第8 型。
我同大部分人一樣,係第9型,你呢?
SWEFD
2025-05-03 08:18:36
海眠害害
2025-05-03 08:25:44
有冇公屋型態
肥jer大隻
2025-05-03 08:28:03
簡單少少 負資產

2incisors
2025-05-03 10:38:22
扮大人
2025-05-03 14:08:48
公屋戶經濟形態分類:
富戶型 (富戶自住)
丟空型/雜物倉型 (富戶,不自住,死都唔交出單位)
自置公屋型
子承父權型
公屋贏家型
養老等死型
草根型
等到頸長都上唔到樓型
當中養老等死型佔大部分。未退休的話,子承父權型佔大部分,之後係草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