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森一族的主角荷馬,也就是那個中年的禿頭胖子。肥胖而好吃懶做,欠缺常識,無知愚蠢,酗酒,強辭奪理,遲到早退,不負責任。但因為是個美國人,結果德不配位高薪養廢有車有房,能夠胡亂消費亂買東西,他就是教科書級對於美國人的刻板印象。
雖是美國人的自嘲,也是我們很多亞洲人對於美國勞工的印象。前陣子談及川普「將製造業回到美國」政策時,就有不少人嘲笑與做出迷因圖,說製造業?難道你們美國人願意在勞動密集工廠裡工作嗎?民調也說百份之八十的人都不願在工廠工作不是嗎?乖乖的買亞洲價廉物美的產品不好嗎?我們這裡有用不完的肝與剝削不完的廉價勞工。
像荷馬那樣的人,走進工廠裡做勞動密集,可能真的難以想像。就算他肯做,看起來也不像是有效率的工人。這種連少點奢侈消費都會喊爹叫娘的人,動不動就曠工,卻要求特別高薪的懶惰者,如何能適應得了日復一日沒有靈魂的生產線奴隸生活?在我們很多人眼中,美國人的標準就是荷馬,故美國人是不可能成為工廠裡的勞工的,川普的計劃是可笑,沒有可行性的。
這不僅是亞洲人的偏見,連美國人也這樣想,荷馬這角色的本來就是美國人創造出來的自嘲。阿森一族當初大受歡迎,本來就是源自他對於美國文化辛辣而且深刻的諷刺。
美國勞工懶惰無知貪婪,亞洲勞工刻苦節斂忍受沉悶認真勤奮,所以美國人負責奢侈消費,我們負責生產賺點毛利幫工廠主把房價推上去,看起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個刻苦節斂認真勤奮的美國勞工,對很多人來說根本就不可想像,並不存在。我少年時本來也這樣想,直至我在大學時看亞視的阿森一族粵語版時,看到非常特別的一集。
那是第八季的其中一集,裡面出現一個新角色,叫作「法蘭克格林姆斯」,同樣是美國人,他的命運卻遠沒有荷馬幸運。在欠缺祖蔭支援下,自少就被迫靠做兼職養活自己,自少就服務那些比自己幸運的人,去到成年之後,又不幸遇到意外而受到重傷,不僅沒有得到新聞常寫的上億賠償,還用了很久時間才康復,經濟大受打擊,還患上了長期病。為了支付賬單,他總是努力而認真地工作,並將僅有的休息時間拿去自費進修,希望教育能令他從困苦的生活中解放。他的人生完全不像我們想像中的美國人,而是亞洲以前常見的苦孩子。
這樣半工讀苦讀了多年,他終於在三十歲的時候,拿到了關於核子科學的學位。因為偶然一次被媒體讓他有機會訴說自己苦學成材的事情,剛好看到那節目的核電廠老闆,覺得這傢伙應該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便打算請他當核電廠的高級幹部,可是當他被請回來後,老闆又失去興趣改變主意了,但人都來了怎辦?就隨便把他丟到一個不重要的基層職位去,跟荷馬做同事。但對於習慣了逆來順受,命運多桀的法蘭克來說,有一份收入讓他活下去他就會接受。
在這麼多年的刻苦經歷下,他任何一方面都跟荷馬是相反。他沒有車子,只能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他沒有房子,只能長期租住狹窄劏房被房東壓迫;他沒有甚麼奢侈消費,家裡沒甚麼多餘的消費,因為放不下也負擔不起;他的午餐只有一個三明治;他身體瘦削,不太碰煙酒,一點都不肥胖;他非常勤勞刻苦,願意低薪做沉悶的長期加班也不抗議;他工作認真,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完成,絕不曠工;而且他是個常識人,聰明而且富有知識。
他願意接受各種低薪,沒尊嚴,沉悶的工作,他不見得熱愛那些工作,但為了生存下去,他並不需要喜歡他的工作,典型的爆肝高學歷廉勞,可是他卻是個美國人。
而他的人生在他遇到荷馬後就改變了,那可不是說他終於苦盡甘來翻身了,而是他對於荷馬的一切都感到像大陸流行所說的「三觀盡毀」。
荷馬的工作上經常出包,而且非常懶惰愚蠢,帶來極多麻煩與危險,本來法蘭克也不想管,反正逆來順受,有人生出來就特別好命。偏偏荷馬卻不斷入侵他的領域,甚至連他的午餐都奪去吃掉了,使他想避開這人都不行;最後有一次,荷馬差點因為自己的愚蠢而導致的工業意外,法蘭克還立即阻止他做傻事救了他一命。荷馬不僅完全不感恩,還指控法蘭克應該為意外負責,老闆信了荷馬的說法而削減了法蘭克的薪水。
荷馬終於知道自己闖了禍,便決定招待法蘭克到他家作客吃飯謝罪,結果到了荷馬的家,法蘭克卻情緒爆發了。為甚麼?因為像荷馬這樣懶散,愚蠢,不負責任,無知而且為別人製造麻煩的白痴。卻有車有房有美麗的妻子有家庭,晚餐豐盛可以吃龍蝦,有豐富的各種體驗,過著他想像不到的生活,荷馬常抱怨自己活得苦,但法蘭克看到只覺得你苦甚麼呢?你明明就活得很爽不是嗎?而他呢,他下班後還要做另一份兼職,就只是為了付得起劏房的租金,除此之外一無所有。
知道他遇過最垃圾而且連累他的人,竟然活得那麼好。他終於爆發了,大罵荷馬,美國社會讓你們這些人活得那麼爽,根本就是建立在剝削我們這些勤勞的人之上。為何這社會要給你這種懶散而愚蠢奢侈的人,那麼多的東西?你荷馬就是美國的問題,如果你活在任何其他國家你一早餓死了,這個國家讓你活得那麼爽,就是出了很大的問題。
他逆來順受一生,卻發現他遇過最廢的人,卻是活得最爽的人這件事,終於壓斷了他最後一條神經線,他最後發瘋了,在核電廠裡大叫我就是荷馬,我做甚麼傻事都不會被罰,最後他做了跟荷馬一樣的事情,不做任何工安,觸發工業意外電死了。因為他是這故事的主角,卻不是這動畫的主角,不會逢凶化吉,而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最後誰都沒在意他死了這件事,很快就將他遺忘了。
編劇為何創作出這個角色呢?他是個裝成美國人的亞洲上班族嗎?不是。編劇設計的這個角色,理念是「將一個擁有現實美國人個性,處於現實美國勞工處境的美國人,放進阿森一族的世界中」。現實的美國是很殘酷的,多的是勤勞聰明認真高學歷可是一無所得,於生存線浮遊的人。
而編劇想要指出,不論國內外的觀眾都常以為荷馬是美國的多數人一般人,不少人能代入自己;但實際上他這種中產生活並不一般,也不多數,荷馬的生活水平與收入其實遠高於美國的平均,荷馬那種奢侈的消費方式只是在某些圈子裡是主流,真正的美國,其實是比較像由法蘭克的那種營營役役的勞工們構成的。
他們並不貪婪也不奢侈,並不懶散也能接受苦悶的工作,他們長期被食物,能源,租稅與醫療這些東西壓迫著,亂花錢的不是他們,他們負責生產,他們維持著社會的運作。他們也是美國人。
只是這種人沒有聲音,也不在大城市,而且無趣,而被慣常忽視。只是阿森一族本身就深受美國中產歡迎,而中產們本身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大部份美國人的生活而已,把自己看成荷馬而已。荷馬是幻想中的美國底層,法蘭克才是現實的美國底層。而結局告訴你,如果你真的像荷馬的方式活在現實的美國,你應該已經死了。而這故事的教訓是,你再認真努力,你也可以輸到貼地,上帝是不公平的別懷疑。
這是他的意見,這到底是否事實呢?對美國所知有限,無法證實。但在 Disney+ 有得看,這一集還有粵語版(是亞視的音軌),有興趣不妨去看一次,利申我沒有收迪士尼錢這不是廣告。
喧嘩少女:
Red neck 也很多啊,主流崇尚菁英、金融操控、產業鏈組合,所以民主黨選輸老川的時候美國社會才驚覺,原來不是他們自己建構的媒體假象,勞工比他們預估的人數還要更多。
許多人也不是願意躺平領社會補助,確實可以做的工作選擇不是那麼多,加上學歷、能力也不夠高的時候,真的只能在地獄徘徊了。

Balin Ebergy:
我遇到的美國人都比我認真,嘴上一直說 relax 結果台灣時間的下午還看到他們在工作整個傻眼。我覺得美國就是很多極端存在的社會。
Kristine TeaLover:
確實,我遇到的多數美國人比歐洲人勤奮積極又聰明!
Lap Cheng:
前陣子有個調查,說八成美國人都不願在工廠當勞工。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那些在工廠當勞工的亞洲人,也是八成不想在工廠做沒靈魂的工作,人類要當廉價勞工,不是因為願意或喜歡,而是因為貧窮興被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