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現代君主立憲的威廉三世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 回覆
1 Like 5 Dislike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5-02 03:29:34
https://www.patreon.com/posts/she-hui-guan-ce-118221990



上一篇文章講到英國之所以建立君主立憲,是因為荷蘭人。從哈布斯堡王朝底下獨立成功的荷蘭,獨立的省份們聯合起來,組成聯合省。跟獨立的美國一樣,七省本來就是因為討厭被管才獨立的,在獨立成功後自然就表面聯合實際各自為政,他們各自是共和國,也各自有各自的議會決定自己的事情,真正的「聯省自治」。

議會這種東西搞內政是不錯的,大議長約翰德維特是個超級優等生,出身良好,受良好教育,待人有禮和善,家庭美滿,朋友滿天下,個人品德與形象上皆沒有可挑剔之處,在他擔任大議長的時期。荷蘭強化海上力量,富裕繁榮,文化發達,錢淹腳目,經歷了二十年的黃金時期。這是大家想像中的完美政客,在完美政客帶領的小小共和國豈不完美?

現實當然是殘酷的,充滿自信的荷蘭人想不到可以從天堂直接掉落地獄。

問題的源頭,在於約翰德維特的政策一件事,那就是發展海上力量就能夠保護荷蘭,也方便跟英國奪取海上霸權,當年荷蘭有一派人認定重點在於不讓敵軍登陸荷蘭就行,認為如果陸上軍隊入侵,只要用水淹的方式就可以抵擋他們前進。常常想在軍隊方面省錢,議會一堆人不是宣揚陸軍無用論,就是妨礙給予壯大陸軍的政策,甚麼買武器當冤大頭圖利廠商省下不要窮兵瀆武國防預算可以怎樣之類。

但威廉三世那派人主張如果荷蘭不好好武裝到牙齒,終有一天荷蘭會被一支強大的陸軍入侵然後淪陷,國家會面對滅亡。這群人是少數派,而且議會的主流以及主流民意,都是他們的對立面。而且荷蘭經濟繁榮下,他們聽起來就是危言聳聽,甚至被認為是對自由的威脅。畢竟唱了幾十年,敵匪都沒打進荷蘭,不就是證明了靠天險就可以保護荷蘭?

問題是後者的預言竟然成真了,在英國的幫助下,法軍成功繞過了荷蘭的天險攻進了荷蘭,瞬間六成以上的領土淪陷,荷蘭七省當中有五個被征服,荷蘭一直以來省錢省出來的薄弱國防瞬間粉碎。一直以為戰爭打不到身邊,安全感瞬間崩潰的荷蘭人,陷入恐慌與絕望當中。之前吵的一堆甚麼自由,甚麼省錢,斤斤計較的荷蘭人在敵軍壓境的時候大家才察覺保家衛國原來比想像中重要。

至於那個完美的政治家約翰德維特,雖然形象良好待人謙遜有禮治政有方,但這位出身良好一生順利的人生勝利組,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逆境時,卻完全不知所措。他沒有反抗的魄力,立即就向法國乞降,最後接受了非常屈辱的和約,之前因為疏於建立軍隊所省下的錢,最後全部變成了給法國的賠款。而且答應要被法國駐軍,荷蘭人立即陷入將來被法國清算的恐懼。

荷蘭人這時才如夢所醒,整個政治形勢逆轉,之前抗拒武裝的議會變成了過街老鼠,議會政府被推翻,議長被人打死,一堆人開始悔恨之前沒有武裝好荷蘭,很多人在此時改變立場,轉為支持威廉三世以及那群一直說要武裝的群體。因為共和議會的議長被打死所以荷蘭一時群龍無首,威廉三世在一片混亂的荷蘭中,被推舉成領導者,在存亡節骨眼時,荷蘭人一改之前的作風,制度中那些阻止威廉當政的法律直接被無視。荷蘭人之前講的自由甚麼的,也被沖進了馬桶,在亡國危機面前,荷蘭人醒悟到生存,力量與秩序更重要。

事實上約翰德維特投降得太早,其實海上防線不是完全沒有效果,法軍看起來快要完全征服荷蘭,實際上正是征服了所有易於攻下的地方,剩下來的只要不計代價的進行水淹,他們的陸軍一時三刻也不能輕易攻陷。可是荷蘭內部還是一片恐慌,有錢人爭相變賣資產離開荷蘭避難,特別是覺得政府應該已捲款而逃,結果威廉三世很巧妙地,他打開了金庫的大門,人們看到原來政府完全沒想跑,一堆黃金在那邊完封不動,他就說,大敵當前,我他媽的就是不會跑。加上法軍好像也真的沒甚麼進展,這樣的舉動慢慢的回復了人們的信心,戰爭導致的混亂開始平服。

威廉三世開始到處向荷蘭人募資,國家滅亡真的跟你沒關係?你們想要一輩子當難民或者活在被軍事征服者任意宰割的恐懼中嗎?結果很多過去斤斤計較的荷蘭人,傾家盪產的把錢捐出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威廉三世勉強臨時成軍,搞出一支其實規模訓練都不怎麼樣的軍隊。雖然是一支這麼陽春的軍隊,但有總比沒有好,足夠稍為牽制法軍,爭取一點時間讓威廉三世去搞外交,說服各國趁火打劫去拉法國的後腿,這招果然有效,法國發現戰爭一拖長就到處有人找麻煩,開始有了撤軍的壓力。

最終法軍四處受壓,而荷蘭那支軍隊不斷作戰之後,慢慢累積出戰鬥經驗,慢慢的反守為攻,法國終於受不住而撤軍。荷蘭最終接受了一個比較好一點的停戰條件,贏的還是法國,但荷蘭至少保住了自己。威廉三世在最惡劣的情況下領導荷蘭從滅亡的邊緣中救回來,當然擁有了空前絕後的威信,至於共和國的議會過去建立的繁榮則直接被遺忘,大家都只記得他們最後那屈辱的投降。

雖然成功保衛了國家,但是荷蘭也是元氣大傷。然則,議會的利益集團以及背後的有錢人,他們還是處處牽制著威廉三世,威廉三世也覺得議會綁手綁腳。在荷蘭元氣大傷下也沒有辦法建立太強大的軍隊。只是要保衛荷蘭,還是得想辦法。荷蘭並不安全,那威廉三世就想要怎樣防止再有一次那樣的災難?最後的結論是不要再讓英法聯手。

法國當時建立了全歐最強的軍隊,打算再興戰爭之際,察覺到危險的威廉三世就抓準時機,利用自己對英國王位有繼承權那個血緣關係,向議會要求出兵英國,因為各種幸運的緣故。這個提案被通過,威廉三世就帶著二萬兵進攻英格蘭,才導致了所謂的「光榮革命」,趕走英國國王,他自己當了英國國王,建立了君主立憲。

英國的議會要求威廉三世要當國王,就要接受權利法案,本來英國王權就不是自己的,而且目標只是不想英國跟法國結盟,所以威廉三世就便宜的把王權賣掉了,樂意被議會挾天子而令諸侯,反正自己本來也是黃袍加身。留下的君主立憲體制,有部份自然是考慮到自己的英國國王位子可能坐不長。所以現代君主立憲,並不是為了進步而建立,反而只是外國勢力為了壓抑王權而建立的。當時的人只會覺得這種制度是荷蘭人放下的蘇州屎。特別是威廉三世本人在荷蘭就是議會之敵,他自然就覺得這樣放任英國議會搞風搞雨,妨礙君主,就是讓英國變沒威脅的最好方法。

只是威廉三世也不可能想到,這種制度反而成就了大英帝國變強大的基石,這還是等下一篇文章說吧。




Cheng Lap:
所以君主立憲的發明全都是意外,他不是君主主動要求或放權的,也不是一種進步改革,反而多是外力或者是政治權宜下的產品。
香港獨立五訴實現 2025-05-02 17:32:31
吹水台自選台熱 門最 新手機台時事台政事台World體育台娛樂台動漫台Apps台遊戲台影視台講故台健康台感情台家庭台潮流台美容台上班台財經台房屋台飲食台旅遊台學術台校園台汽車台音樂台創意台硬件台電器台攝影台玩具台寵物台軟件台活動台電訊台直播台站務台黑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