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昨日宣布,美國國務院正式終止一項被指涉及資助國內言論審查的計劃,並承諾將重新定位美國作為全球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此舉被視為美國政府在保護國內外言論自由方面的重要轉向,受到廣泛關注。
盧比奧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國務院已終止一項最初針對恐怖組織如「伊斯蘭國」(ISIS)及「基地組織」(al-Qaida)線上激進化宣傳的計劃。該計劃後來演變為針對美國國內聲音的審查行動,甚至資助非政府組織(NGO)標籤美國本土媒體及個人為「外國代理人」,導致部分人士被社交平台封禁。他批評這一做法違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強調美國納稅人的資金不應被用來壓制本國公民的言論自由。
「我們終止了這項由國務院資助的審查行動,」盧比奧說,「未來我們的資源將用於推廣親美信息,並在全球範圍內保護和促進言論自由。」他指出,應對所謂「虛假信息」的最佳方式是確保真相有平等或更大的傳播機會,而非通過審查來壓制不同聲音。
盧比奧透露,國務院已啟動透明化行動,旨在記錄這一計劃的運作細節及其對美國公民的影響。他表示,這不僅是為了讓受害者了解真相,也是為了防止類似事件重演。「我們需要確保10年後不會有人再次提出這樣的計劃,」他說。此外,他提到副國務卿達倫·比蒂(Darren Beattie)在此次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國際層面,盧比奧表示,美國將積極應對來自歐盟、巴西等地的言論自由威脅。他特別提到歐盟《數碼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曾試圖對非歐盟公民的言論施加限制,例如威脅對美國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及其平台X施加巨額罰款。他強調,保護美國公民免受外國言論審查將是國務院的首要任務,並表示已在與英國首相及歐盟的對話中提出這一問題。
盧比奧重申,言論自由是美國與西方盟友共享的核心價值,若這一價值受到侵蝕,將動搖雙方的合作基礎。他表示,美國將通過外交途徑持續推動這一議題,確保美國公民在國內外均能自由表達意見。
此舉被認為是美國政府對近年來國內外言論自由爭議的積極回應。分析人士指出,盧比奧的改革不僅有助於恢復美國作為言論自由燈塔的形象,也可能對全球範圍內的言論自由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of-state-marco-rubio-with-mike-be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