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Pan Lei
《九龍城寨》得到金像獎最佳電影。
我喜歡《爸爸》,喜歡《看我今天怎麼說》,但如果在《破地獄》同《九龍城寨》之間,我都會揀《九龍城寨》。因為我覺得,香港很需要好看的、有趣的類型片。
大約二十年前吧,我在東京的歌舞伎座看表演,跟旁邊的日本人聊了起來,他也喜歡電影。他說,羨慕香港仍然拍出好看的商業片,但日本卻不行,越來越少人進戲院看日本電影。而《無間道》大受歡迎,原來他也看過。
當時,我大感奇怪。從90年代至2000初,日本出了不少令人驚艷的導演,首先是北野武,還有岩井俊二、今敏,甚至是薩布,更別說當時仍有新作的周防正行、今村昌平、深作欣二及森田芳光等。那些年,日本電影題材風格很多元,我很喜歡——「你怎麼羨慕香港電影?」我問他。
原來,他的意思是,當時日本已很少拍得出那種造成轟動的商業類型電影。
當時,我不懂:拍得出商業類型電影,有什麼好羨慕的?
但是,過了快二十年,近年我多次想起跟這位萍水相逢的日本人的對話,我竟開始認同他——我覺得香港很需要好的類型電影。
是的是的,我喜歡《爸爸》、《看我今天怎麼說》、《正義迴廊》、《年少日記》、《濁水漂流》、《叔叔》及《從今以後》等等等等,我百分之三百認為電影的藝術性很重要,回應社會與世界亦很重要,但無論如何,一個健康的電影市場需要好的類型片。而曾經,香港的類型片是世界矚目,因此全世界認識成龍,因此吳宇森被邀去拍荷里活片,因此楊紫瓊進軍國際,就連《赤裸羔羊》都是外國觀眾眼中的cult片。
我明白,香港導演跟所有香港人一樣,經歷了幾年巨變,因此不想風花雪月,因此有社會關懷,這值得欣賞與敬重。但除了這類電影,也要有類型片。你可以用類型片言志,寄託很多寓意,但類型片是有娛樂性的,那些寓意觀眾明就明,如果唔明,睇套戲都係好enjoyable的。以前,徐克的《黃飛鴻》、《新龍門客棧》,甚至是《妖獸都市》都用來言志。
而《九龍城寨》在我眼中,是一部用心的、好看的,而且可以閱讀出很多寓意的類型片。
《九龍城寨》除了本地賣座,有兩點很值得留意——
一,在日本也受歡迎。喂,上一套在日本賣座的港片是什麼?多久之前?中國大陸市場太多題材內容限制,港片很需要外地市場。
二,製造明星。不只是老將古天樂郭富城,城寨四子也各有魅力,林峰洗脱TVB味,劉俊謙狂吸粉,伍允龍都好型。類型片生產明星,明星吸粉而推動產業,環環相扣;當時《英雄本色》及《倩女幽魂》令周潤發、張國榮、王祖賢紅遍亞洲,為港片開拓多少市場。後來,甚至有外國學者直指當時港片在亞洲市場有霸權式的地位。
有人說,現在市道差,根本沒錢拍類型片,其實不是的。你不一定要拍《九龍城寨》,當年不少動作片是中小型製作,更別說可以拍喜劇拍愛情片。近年,像《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及《熱辣滾燙》都不是大製作。
這一屆金像獎待薄《看我今天怎麼說》,我忿忿不平。但還好,最佳電影不是《破地獄》。
下圖:《九龍城寨》日本版海報

Galileo Cheng:
《妖獸都市》飛機撞落中銀破壞妖閉空間個下係服左徐老怪。
Pan Lei:
又cult又多寓意 值得重新認識
Terry Kuan:
對的,如果以承載的信息量和生態鏈來說,我都會選《九龍城寨之圍城》,所以宣佈一刻,我都叫咗出來。
Tony Siu Mak:
上上星期坐JAL來往成田機場,去程跟回程各看了一次日文字幕版的原音<城寨>,感覺就很Amazing。港產片打入日本市場真的很堅 !

Tony Siu Mak:
成田機場攝

Edwin W. Chen:
還好。真的還好不是!
Pan Lei:
兩部都有在台灣上?
Edwin W. Chen:
都有喔!連「爸爸」也有。
Sunny Wu:
無錯,徐克的全盛期真係可以將好多經典玩到出神入化,真係做到「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他的改編是真的看懂了原著的神髓,再加入現代的氣息,成件事係好有型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