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總裁在國金89樓@Facebook
歸因人幣息低 壽險最受捧
據保監局臨時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數目逾22.53萬份,按年增加15.4%,新造保單保費近628億元,升6.5%,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28.6%。這些保單大部分以非整付方式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佔總數的59%、28%及5%。
市場人士認為,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繼2023年大幅反彈後,去年持續錄得增長,部分原因是與人民幣利率偏低有關,而且本港的港元或美元保險產品較內地產品吸引所致;預期在人民幣息率持續偏低下,今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的興趣亦會持續,帶動有關業務進一步增長。
另外,保監局統計顯示,去年毛保費總額達到6378億元,當中,長期業務(不包括退休計劃業務)的新造保單保費為2198億元,按年升21.4%,主要包括非相連個人業務的2081億元,增22.8%,其中分紅業務佔1824億元,而來自相連個人業務為112億元,並無大變動。年內保險公司共發出約7萬份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引進保費45億元或個人業務總額約2.1%。
去年一般業務的毛保費及淨保費分別為1005億及697億元,已償付申索毛額合計530億元。整體經營利潤為81億元,其中承保利潤佔33億元。
滙豐市佔率16.8%居首
此外,滙豐保險指出,按保監局的統計數字,滙豐保險在新造業務保費及年度化新保費方面,於2024年全年繼續穩佔市場第一,市場份額分別達16.8%及17.4%。滙豐保險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曾珮珊表示,滙豐保險去年全年錄得超過368億元的新造業務保費。
中銀人壽提到,他們去年新造標準保費按年大升約50%,至約173億元,創公司歷史新高,年增長率優於整體市場;人民幣壽險業務連續逾10年居市場首位,市佔率進一步上升至58%。
保誠保險表示,保誠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APE)於去年第三及第四季按季強勁反彈。2022年至2024年保誠APE複合年增長率達98%。新業務利潤的複合增長率(CAGR)則高達107%。
友邦香港稱,2024年勇奪9項市場第一,包括有效保單數目、新造保單數目、本地及非本地新造保單數目、非本地年化新保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