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疑惑的樓奴
2025-04-27 00:31:56
1:艱難的時代
張永浩降生於一個動盪的時代。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韓國,經濟崩壞,街道上滿是失業的工人和迷茫的商人。負債纏身,家徒四壁,於是做出很多人都做出的決定、將年幼的張永浩送入孤兒院。
孤兒院的世界冷漠而規律,每天的飯食簡單,房間裡充滿了孩子們壓低聲音的哭泣與夢囈。永浩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成長,他學會了不依賴別人,學會了藏起脆弱,也學會了如何在混亂中尋找秩序。窗外,韓國正努力自金融風暴的深淵中掙扎,街頭巷尾充滿了生意人瘋狂補救的呼喊聲,而在孤兒院的牆內,永浩的世界只有書本與沉默。
這個現實的殘酷始終籠罩在張永浩的生活之中。歲月流轉,孤兒院裡的孩子一批批被收養,然而他卻始終未能等到屬於自己的機會。男孩相較女孩更難被領養,他漸漸意識到,自己或許注定要在這座孤兒院裡成長、學習,然後自行踏入社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孤兒院裡的世界變得更加狹窄。他開始試著適應這樣的環境,尋找自己的定位。或許被遺棄是一種無法選擇的命運,但他至少能選擇自己的未來。他努力學習,掌握各種知識,從書本中理解世界。他渴望有一天能夠走出去,不再只是那個被遺棄的孩子,而是能夠憑藉自己的能力創造命運的人。
橋頭疑惑的樓奴
2025-04-27 01:04:44
2:唯一的機會
這本書徹底改變了張永浩的視野。孤兒院的世界曾經狹窄而固定,但書中的故事讓他第一次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那些曾在困境中掙扎,卻憑藉自己的智慧與決心,在科技領域崛起的名人。
他開始思考,若科技能夠改變世界,或許也能改變他的命運。孤兒院不會永遠存在,他必須找到自己的出路。而這條出路,或許就在程式設計與科技創業之中。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學習程式設計,成為一名開發者,甚至有一天,創立屬於自己的科技公司。
但孤兒院裡的資源有限,書籍不多,電腦更是難得一見。為了學習,他開始主動尋找機會。孤兒院偶爾會接受社會捐贈,有些機構會提供舊電腦與學習資源,他耐心等待著這樣的機會。終於,在一次慈善組織的支援下,孤兒院獲得了一些舊電腦,而永浩第一時間就報名參與使用。
當其他孩子只把電腦當作遊戲的工具時,他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他尋找免費的學習教材,從最基本的程式語言開始摸索,每天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斷學習與嘗試。他從簡單的「Hello, World!」開始,逐漸理解變數、條件語句、迴圈,然後開始嘗試寫更複雜的程式。
當孤兒院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張永浩對程式設計的熱情卻越來越旺盛。他從簡單的程式語言學起,研究網上免費的教程,翻閱孤兒院裡唯一的一本舊技術書籍。當其他孩子在院子裡玩耍時,他則靜靜地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試圖理解一行行陌生的代碼。
但資源的匱乏讓他的學習變得異常艱難。孤兒院的電腦老舊,經常死機,他只能耐心重啟;網路不穩定,有時連一個教學視頻都無法完整播放。他開始節省每一分零用錢,偷偷跑去附近的公共圖書館,翻閱那些他能找到的程式設計書籍。
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生活。孤兒院的一位社工注意到了他對技術的熱愛,於是在一次社會計畫中推薦他參加一個免費的編程培訓。這是一個由慈善組織資助的計畫,專門幫助弱勢青少年學習IT技能,為他們未來提供更多選擇。
永浩抓住這個機會,第一次走進了一個真正的教室。教室裡不再是孤兒院的破舊電腦,而是嶄新的機器,老師耐心地教授基礎概念。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甚至在課程結束後還留下來請教老師更多知識。他的努力與天賦很快引起了某位講師的注意,那位講師特意與他談話,詢問他的目標。
「你為什麼這麼努力學程式設計?」講師問。
永浩低聲回答:「因為這是我唯一的機會。」
夜深人靜時,他還是會望向窗外,但如今他的心裡不再只有過去的遺憾,而是對未來的憧憬。他要離開孤兒院,他要走向更大的世界,而他決定,程式設計將是他打破命運桎梏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