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幾個月內,馬斯克竟然把特斯拉的品牌搞得一團糟,修復這個問題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
這位曾被稱作「月球任務大師」、「我們時代的愛迪生」及「未來的建築師」的馬斯克,現在卻面臨著一個大麻煩: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受損。
他的極右立場吸引了不少抗議和抵制行動,導致特斯拉的銷量蒸發,盈餘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減少了三分之二,面對來自中國、歐洲和美國的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在本週二,他在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宣佈,將縮減在華盛頓工作的時間,意圖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特斯拉這份「老本行」上。這讓投資者稍微鬆了口氣,特斯拉的股票在周三漲了5%,但未來仍然挑戰重重,到底誰還想要買個特斯拉呢?
馬斯克似乎對品牌受損的影響不以為然,反而強調是因為最佳賣車型號Model Y的升級,導致工廠停工,讓供需雙方都受到了影響。財經分析師們則指出,潛在買家可能在等著新升級而按兵不動,這對銷售業績造成了打擊,但即使是最樂觀的分析師也認為品牌形象受損的問題相當嚴重,令人擔憂。
「這是一次全面的危機,」韋德布什證券的丹·艾夫斯這樣評價,在他給客戶的報告中,摩根大通更是警告「前所未有的品牌受損」。
在電話會議中,馬斯克把反對特斯拉的抗議視為一些對於他在「政府效率部門」管理不善的人所發動的攻擊,「那些靠著浪費和詐欺過活的人想讓這一切繼續」。可惡的是,這些抗議的歐洲人可不是在華盛頓發牢騷,他支持極右派政客的言論直接引發了他們不滿。他們甚至在米蘭用馬斯克的假身體進行絞刑,在柏林的一座特斯拉工廠上投影他做著直臂敬禮的形象,還在倫敦張貼海報,呼籲大家別買他的“納粹車”。
今年第一季,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更是直線下滑,下降了39%,而德國則慘遭62%的暴跌。更令人擔憂的信號是,特斯拉在本週二撤回了之前的承諾,宣布今年的銷售將無法回暖,這是十二年以來的首次下滑,因為全球貿易形勢太過不確定,重申預測已不再可能。
而這時,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可不是吃素的,尤其是中國的比亞迪更是來勢洶洶。早在今年初,這家電動車廠就宣布研發出可在幾分鐘內充電的電池。而特斯拉的歐洲競爭者們也開始推出具備先進技術的新型號,慢慢成為真實的特斯拉替代品,尤其在民眾對馬斯克的看法轉趨負面之際。
特斯拉在美國的電動車市場份額也下降了,從之前的三分之二減少到不足一半。
在參與競爭中,特斯拉目前還有一個明顯的優勢:由於其大部分車輛在銷售國家生產,因此受到關稅的影響較小。「關稅對於利潤依舊偏低的公司來說是非常苛刻,但我們有本地化的供應鏈,這使我們的競爭力更強。」馬斯克在會議中這樣表示。
此外,該公司還再次確認了其暢銷車型Model Y的廉價版將在今年上半年上架,這可能會刺激銷售。一個好消息是,特斯拉在能源儲存業務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馬斯克也承諾在年底前會生產出5000台Optimus機器人,這是特斯拉的新興業務。
儘管特斯拉的股票自去年12月以來已下跌近50%,但根據長期表現的重要指標——預期每股收益,其估值仍然高於大眾汽車25多倍,根據標普500指數的平均股票則僅為20倍。這使得特斯拉在面對挑戰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容錯空間。
或許馬斯克應該多關心一下那些對他越來越失望的投資者,而不是總是沉浸在極右的幻想裡。在拼命追求「未來的建築師」形象的同時,他也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與大眾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