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係唔係人類唯一可以見到的野」
先唔考慮電子眼同腦機介面去嘗試回答你
由生物學上分類
脊錐生物擁有嘅感光細胞(視桿(光度)/視錐(波長))
其實冇基本上大嘅分別
由
魚類到人類都只係數量/種類/波長敏感範圍嘅分別
非脊錐生物可以有其他結構同組成唔同嘅視覺系統
恕不詳談
由物理同化學去睇
人類視覺最初構成就係視細胞中
視青質/視紫質等吸收光子後
改變視細胞膜電位,因而放出反應神經介質
視神經接受後轉為電子訊號
視細胞嘅結構同當中嘅感光物質改變
轉化成對不對光譜或更單純對光有反應的視細胞
(1967年諾貝爾生物學得獎研究 - for thei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primary physiological and chemical visual processes in the eye)
所以電磁波/光子
係唯一可以令人「產生視覺神經訊號」嘅嘢
進一步再問就係腦科學上
「電磁波係唔係人類唯一可以見到的野」
我又可以回答你
「唔係」
最簡單你發夢所見,其實有用到腦內視覺皮層
視覺本身只係大腦皮層接受「所有訊號」之後
綜合產生出嚟嘅「幻覺」
人係可以「見到」唔存在嘅嘢
再舉一例就係
「受視覺影響因而睇到不同嘅聲音」
(麥格克效應 McGurk effect)
人類會因為「見到」唔到嘅口型
而受影響因而聽到唔到嘅聲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8fHR9jKVM
最後一部份回答你,人類除咗視細胞
有冇其他
「可能」細胞對光有反應,有,松果體
不過相關人體研究有限
更多係研究爬蟲類嘅松果體
中文維基答案可以參考一下:
多數現存的脊椎動物都有松果體,盡管松果體有感光細胞,且可能是從所有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頭頂的感光細胞演化而來的,但只有低階脊椎動物的松果體具有直接感光性,在高階脊椎動物中,該感光性已喪失(改由眼睛的視網膜感光)[3][6]。在過去,一些文獻將松果體稱之為第三隻眼;但現代一般科學文獻提到第三隻眼時,通常指的是在演化上與松果體相關的顱頂眼,該結構存在於鯊魚、七鰓鰻、一些種類的硬骨魚、青蛙、蠑螈、喙頭蜥、蜥蜴等一些動物種類身上,但不存在於人類等哺乳動物身上。現今對於「人類松果體是第三隻眼」的宣稱,往往具有宗教或神祕學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