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pttchenglap/posts/pfbid0U2pR5LwdcaarQacFaHsxREHbRGgi9nEfx7fGZcREBfcB9hPxbJ1jbLTYXsoX9Phcl
我的美術老師就是國共內戰時的國軍,他說部隊裡多的是想來混飯吃的難民,因為當難民吃飯要靠自己,很多人餓死,而當兵有後勤負責,營養不良但至少一定有。
何逢安:
還有槍可以搶當地人,退休了直接當老師消滅當地人的文化。
Lap Cheng:
事實上本來就是想混飯吃的人,搶掠作為副業很合理
楊熏力:
難怪,這解釋了外省兵族群有些人的素質奇差無比的原因
許賀林:
那時共軍已經渡江了吧?
士氣潰敗就是這樣
Lap Cheng:
我覺得他的士氣應該沒高仰過
羅 本篤:
有沒有兩腳羊可以吃
Lap Cheng:
那是個連泥土樹葉都會吃的時代。
Yáo Gāng:
在部隊要混飯吃也得有本事
任何行業都一樣
Lap Cheng:
因為當年國軍要兵的門檻很低,十幾歲小孩都要
https://www.facebook.com/pttchenglap/posts/pfbid02WRQSPJoUHWR3B3UUATsgq81i4YC3M37LucNjdKzkRGyDFYK8FEXDLjETjvoX5Pfzl
我的美術老師解釋了戰敗的軍隊是怎樣的,就是平時講的東西全部威武,但一接戰大家就很有默契地盡快潰敗,反正重點是明天的補給品與開飯,打贏打輸沒關係最重要別受傷,吃光沒補給了就投降給共產黨吃對方的補給,不過因為不想加入共產黨真打(據說那邊要混比較難),所以能撤退就盡量撤退,當一天兵吃一天粥。(饅頭那麼豪華的東西當年負擔不起)
https://www.facebook.com/pttchenglap/posts/pfbid0pkTU5JHrTud9jp1kkMkdCWGtwWvFRcxiZp9qJJ4iDx84ewgDe3dkLYZJ1Cc2aaCpl
至於共產黨打贏,全部是因為共產黨至少能讓部隊有飯吃,而國民黨輸是因為補給效率低下,常常補給不知去了哪裡(可能是黑市),大家進部隊為吃飯,粥都沒了就會投降,逃走,或者帶武器去搶,所以跟戰技裝備關係不大,甚麼美援大砲不能吃,價值不如一袋白米,跟錢關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