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在 2023 年推出「行業輸入外勞計劃」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輸入護理員、建造業、運輸界外勞,同時放寬 26 種、及多個低技術職位不得輸入外勞的限制。勞工及福利局書面回覆立法會特別財務委員會,交代有關計劃最新輸入外勞的數字。
截至今年 2 月底,「優化計劃」已輸入 5.1 萬名外勞,其中飲食業佔最多逾 2.1 萬人,單是侍應已有 8590 人。有議員關注飲食業失業率上升,政府會否暫停計劃以及「假招聘」情況,局方回覆指正檢討計劃涵蓋範圍等,又指計劃推行以來沒發現「假招聘」個案。
截至今年 2 月底,「勞工優化計劃」接獲逾 1.1 萬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 9.8 萬名外勞;結果有 7380 宗申請獲批,輸入逾 5.1 萬外勞。頭十個輸入最多外勞的工種中,有四個屬飲食界、佔逾 2.1 萬人,其中單是侍應生有 8590人,初級廚師和廚師各有 5773 和 5052 人,洗碗員亦有 2572 人。
議員問假招聘個案 局方稱推行以來沒發現
其餘輸入外勞的亦包括常見工種,如 3745 名售貨員、2486 名清潔工、2267 名保安員、2138 名貨倉管理員。工聯會選委會議員陸頌雄在提問指,飲食業失業率去年有上升趨勢,政府會否有訂界限指標、一旦超過就暫停輸入外勞?勞工界議員周小松問到政府曾否接獲有關「假招聘」投訴及數目,以及政府會否暫停有關計劃。
局方回覆指為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申請輸入外勞的僱主必須先進行本地招聘,而勞工處會聯繫每名不獲僱主聘用的本地求職者,評估僱主是否有誠意聘用本地工人,指自計劃推行以來,沒發現僱主懷疑「假招聘」或接獲相關投訴。
至於政府會否考慮暫停有關計劃,局方回覆指現正檢討,包括涵蓋範圍、運作及實施安排,促進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等等,又指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意見而擬定未來路向。
《集誌社》上月曾報道,香港勞權監察發表外勞政策報告書,指政府擴大輸入外勞一年半,計及護理員、建造業、運輸界的「行業輸入外勞計劃」及「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外勞由原來每年平均約 3 100 名,颷升 23 倍至最少 71 000名;又指計劃下本地工人薪資受壓,有工種工資增幅跑輸大市甚或沒增長,部分工種亦成為「重災區」,建築、餐飲及零售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大幅上升,要求政府立即停止計劃。
https://thecollectivehk.com/%e8%bc%b8%e5%85%a5%e5%a4%96%e5%8b%9e%e5%84%aa%e5%8c%96%e8%a3%9c%e5%85%85%e5%8b%9e%e5%b7%a5%e5%b9%b4%e5%8d%8a%e6%89%b9%e9%a3%b2%e9%a3%9f%e6%a5%ad%e8%bc%b8%e5%85%a5%e8%bf%912-2%e8%90%ac%e5%90%8d/